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代文学 >

中国的“感”、“感物”与日本的“哀”、“物哀”——审美感兴诸范畴的比较分析(7)


    
    【参考文献】
    [1]世阿弥.花镜//日本古典文论选译·古代卷[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 598-599.
    [2]王向远.日本的“哀·物哀·知物哀”——审美概念的形成流变及语义分析[J].江淮论坛,2012, (5).
    [3]本居宣长.紫文要领//日本物哀[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2010: 66.
    [4]大西克礼.“物哀”论//日本之文与日本之美[M].北京:新星出版社2013.
    [5]和哲辻郎.关于“物哀”//日本之文与日本之美[M].北京:新星出版社,2013: 296.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