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士禛的文人雅集与康熙诗坛风尚的变迁——以清康熙己未(1679年)博学鸿儒科前后为重点考察时段(4)
http://www.newdu.com 2025/07/27 04:07:43 《河北学刊》2014年3期 高莲莲 参加讨论
【参考文献】 [1]施闰章.施愚山集[M].合肥:黄山书社,1993. [2]严迪昌.清诗史[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2. [3]邓方回.征辟始末[M].辟蠹山房丛书本. [4]陈维崧.湖海楼诗集[M].四部丛刊初编本. [5]魏泉.士林交游与风气变迁——19世纪宣南的文人群体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6]潘耒.遂初堂诗集[M].续修四库全书本. [7]邵长蘅.青门旅稿[M].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8]钱钟书.谈艺录[M].北京:中华书局,1998. [9]梁佩兰.六莹堂集[M].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10]毛奇龄.唐七律选[C].清康熙间刻本. [11]俞兆晟.渔洋诗话序[A].王士祯.渔洋诗话[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2]蒋寅.王渔洋与清初宋诗风之兴替[J].文学遗产,1999(3). [13]潘务正.王士祯进入翰林院的诗史意义[J].文学遗产,2008(2). [14]孙枝蔚.溉堂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15]王士禛.池北偶谈[M].北京:中华书局,1982. [16]王士禛全集[M].济南:齐鲁书社,2007. [17]王士禛.渔洋山人文略[M].清康熙刊本.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活在当下的古典诗词
- 下一篇:“国士”秦少游的策论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