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平凹:云上月朗
http://www.newdu.com 2024/11/24 09:11:49 光明日报 张孔明 参加讨论
贾平凹:当代著名作家。陕西丹凤县人。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曾任陕西人民出版社编辑,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陕西作家协会主席。已出版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100余部,近1000万字,有21卷本《贾平凹文集》珍藏版行世。作品在国内外获奖20多次,主要奖项有:《浮躁》获美国第八届美浮飞马文学奖(1987年);《废都》获法国费米那文学奖(1997年);《秦腔》获首届世界华文长篇小说“红楼梦奖”(2006年)和第六届茅盾文学奖(2009年)。作品被翻译成英、法、德、意、葡、西、日、俄、韩、越及瑞典、阿拉伯等语,在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出版发行。2013年,荣获法兰西金棕榈文学艺术骑士勋章。 时常吧,见到外地的朋友,总问起贾平凹,多半人把敬佩写在脸上;一些本地朋友聚会,总说起贾平凹,批评的人不在少数;一些红白喜事,倘贾平凹出席,或者有贾平凹字画展示,也总会引来围观,其中不乏敬羡的目光。一些活动,贾平凹参加了,必引起媒体关注;一些场合,倘不见贾平凹亮相,总会令一些人失望。会前,一些人总爱问:“贾平凹来不?”会上,一些人总爱问:“贾平凹咋没来?”会后,一些与会者总爱炫耀:“贾平凹也来了!”眼见贾平凹时时、处处被人簇拥,被人围住签名、合影,常有旁观者脱口而出:“老贾把人活成了!”更多的旁观者则自言自语:“贾平凹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呢?”我一个人散步的时候,也常寻思:是呀,贾平凹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呢? 听说贾平凹 第一次听说贾平凹,我还在读高中,但也只是“听说”而已。他好像写小说,听说还写得挺好。1981年秋,我在西安老火车站广场排队等候进站,无聊呀,就到书摊上买了两本《长安》文学月刊,打开目录,看见了“贾平凹”这三个字,先入为主,就读他的作品了。那时候刚考上大学,踌躇满志,并不容易被作品打动。直到有一次在《兰州报》上读到贾平凹的一首小诗,没有记住一句话,却把贾平凹真正记住了,以为写诗也是他的特长。兰州是他乡,在他乡人眼里,贾平凹是我的乡党,所以总有文学爱好者向我打听他。我嘛,其实和他们一样,对贾平凹也是云里雾里的感觉,唯一可以炫耀的是我老家和他老家仅一山之隔:山这边是蓝田,山那边是商洛。 大学毕业后,我步入了陕西人民出版社大院,没想到的是我后脚进,贾平凹已前脚出了。虽然遗憾,却也庆幸,毕竟也算一种缘分吧。在与同事的只言片语里,贾平凹在我心里仍然是云山雾罩的。1975年,他从西北大学毕业,进了陕西人民出版社编辑部。如果说考上大学是跃入龙门的话,那么进入陕西人民出版社当编辑,应该是潜龙入海。他正好属龙,是1952年生人。神龙见头不见尾,哈哈,对他,我就是这种感觉。在这个“海”里,他蛰伏了7年。说是编辑,其实他一直潜心文学创作,一些作品已经引起国内关注。1978年,他的短篇小说《满月儿》获首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这应该是他成名的契机、前兆和起点。成名后,他选择了离开,不是所有的人都知道个中来龙去脉。有一种解释是:“人往高处走!”言外之意,不言而喻。也有他昔年的同事给了另外一种解释,说贾平凹不适合当编辑,也不是一个合格的编辑。实情是直到离开出版社,他没有编辑职称,当然也就没有发稿资格。在我看来,他的离开是一次华丽的转身。对他来说,出版社像海滩,而他需要的是海,不是滩。滩上的龙容易搁浅。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刘跃进:雏凤清于老凤声
- 下一篇:“时间之后,一切各归其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