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文坛轶事 >

王富仁先生的两堂课


    2002年5月,我考入王富仁先生门下攻读博士学位。15年来,使我不能忘记的是先生的两堂“课”。之所以加上引号,是因为这两堂课没有在教室中进行,听者也只有我自己。
    2003年春节过后,我回到北京师范大学校园,给王富仁先生打电话,希望到先生家中拜访,就博士阶段的学习计划和论文选题向他请教。先生说第二天在学校南门对面的同春园饭店有一个小型聚会,约我同往,聚会后再详谈。我按时赴约,却意外地见到了好几位仰慕已久的现代文学研究的前辈学者,这才感受到先生的良苦用心:他是想在我和这些前辈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使我在今后的学术道路中有更多可以请教的师长。面对这些前辈,我心里不免惴惴,只是默默地聆听他们在思想与学术方面的高论,生怕错过一句话,饭也顾不上吃。王富仁先生看出了我的紧张与矜持,不断地劝我吃菜。午饭过后,随先生走进北师大南门。因为尚在寒假中,行人稀少,冬日的严寒更使校园显得寥落凄清。我们走进当时设在科技楼的中国现代文学教研室,慢慢坐下,慢慢谈。先生吸烟,我喝茶,就这样度过了一个下午。先生问我是否已经有了博士论文的思路,我提出了关于“学者鲁迅”研究的几点设想。由于这一选题涉及古代文学与古代文化,大大超越了我的知识结构,心下不免惶恐——一个现代文学专业的研究生,居然不知天高地厚地企图越界到古代。没想到很快就得到了先生的肯定。先生说:鲁迅的学术研究、尤其是他的小说史和文学史研究,值得进行全面的梳理;选择这样的题目,也符合你的个性气质。这后一句话给我极大的震撼:原来先生对每一个弟子的志趣、能力与状态都有相当准确的把握,也因此对每个人有着不同的学术预期。后来听钱理群先生说,王富仁先生善于激发学生的长处(钱先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则进一步加深了我对于这堂“课”的印象。得到先生的肯定,我有了信心,便向他请教对这一选题的建议。先生又点燃了一支烟,娓娓道来,每讲到开心处,便忘情地嘿嘿笑着。渐渐地,先生面前的烟灰缸被烟头堆满,教研室里也似烟笼寒水月笼沙。我杯中的茶水越饮越淡,先生的谈兴却越来越浓,给我的启发也越来越大。先生特别强调,研究“学者鲁迅”不要简单地把学者与思想家和文学家的身份分隔开来,那样只会割裂鲁迅的世界,而应该把学者置于鲁迅生命的整体之中,这是选题成败的关键。谈话结束,窗外已是华灯初上。我送先生到南门坐出租车回家,一路上觉得灯光下的校园非常温暖。临上车时,他回过头对我说:“读博三年,记住这次谈话。”看着出租车渐渐远去,这次谈话、或者说这堂课已深深地镌刻在我的记忆中。先生指导学生,不滞著于技术,而强调研究者与研究对象的灵魂对话与生命交流,从而使每一篇论文都成为对于研究对象生命的延展和对于研究者生命的历练与充实。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