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风海雨饱曾经 又作轻舟万里行《风雨平生——冯其庸口述自传》读后(2)
http://www.newdu.com 2024/11/27 10:11:40 光明日报 朱玉麒 参加讨论
当然,对于《红楼梦》的研究者而言,这部口述史更是揭示当代《红楼梦》的校注定本出版来龙去脉、当代红学研究活动和机构成立、冯先生个人红学研究经历和方法的第一手资料。从口述中可以了解到,冯先生1975年倡导并领命整理校注本的《红楼梦》,他才真正走上专业研究的道路。而对于这部千古名著的整理与研究,冯先生确实可以说是呕心沥血,将传统学术中科学考据的方法运用到了极致。从版本的确定、作者家世的认定,他只信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原则,一一从头验证,写出了《论庚辰本》《曹雪芹家世新考》等著作,从而为《红楼梦》底本的确定、校注工作的顺利展开,乃至后来《红楼梦》研究守正出新的蔚为潮流,确立了里程碑。口述史中详细描述了他在巨帙《清实录》中找到曹雪芹祖上曹振彦入关的踪迹,他在辽阳发现曹氏家族的相关碑刻,从而认定曹雪芹祖籍辽阳,整个过程竟如侦破案件一般,令人读来兴味盎然。此外,如对《红楼梦》版本先后的考证、曹雪芹墓石的认定,也都据实而论,抽丝剥茧,让阅读者感受到《红楼梦》这部大书,从考证开始就是一门引人入胜的真学问。 展示了中国文化史上近百年中的诸多人事 作为文化大家的冯其庸先生,一生交往多在文化艺术领域。在早年求学之路的江南,他记录了如二胡艺人阿炳的超凡艺术、无锡国专的国学教育等受教的人和事,从侧面呈现了民国艺术史、教育史上的重要内容。在我们普通读者的心目中,阿炳的二胡曲《二泉映月》执简驭繁,以其独特的情韵早已成为中国民乐的重要代表。读了冯先生“听阿炳演奏”的亲身经历后才知道,阿炳的音乐天赋已经高超到不计琴弦粗细、乐器好坏而任意自如的境界,而无论是低回苍凉还是慷慨悲凉之声,都是他在苦难的岁月里凝练出来的人生回响。 冯先生在执教北京以来的岁月,对于文化的广泛涉猎,又得以与多个领域的文化人有深入的交往。在他的叙述中,学者郭沫若、俞平伯、启功、姚迁,作家王蒙、金庸,书画家许麐庐、黄永玉、刘海粟,戏曲艺术家袁世海、陈伯华、周信芳,工艺大师顾景舟、高海庚、周桂珍,以及其在海外因为《红楼梦》而交往的俄罗斯、美国、欧洲的学者,这些因为不同的机缘而走到一起的文化大家,是一部当代文坛的点将录,他们交游的往事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传承增添了不少重要信息。如其中关于看戏的回忆,冯先生说自己是“把中国传统的戏曲作为我的一门课程来看待的”,他通过戏曲的评论来提高戏曲表演艺术家们的情节展示,而自己也从艺术家们的戏曲表演中体会古典文学的生动意蕴,是对舞台艺术与文学作品互动影响的深入体会。《春草集》正是他不自觉成为戏曲评论家的结晶,《〈精忠旗〉笺证》则反映了他参与新中国历史剧编写讨论后对于戏剧与历史关系的文本分析。又如他与诸多中国画家之间的友谊,也真实地反映了这些艺术大师们高超的艺术技巧和率真性情。他写自己为姚迁受冤平反的经历,反映了改革开放初期拨乱反正的曲折过程,读来令人心酸。他写自己与武侠小说大家金庸的交往,竟是缘于金庸的哥哥在患难之际曾受到冯先生的仗义相助。这一桩桩文坛往事,渗透着并非大师之间而是普通人生的温暖回忆。总之,《风雨平生》通过一个老人的娓娓而谈,展现了冯其庸先生九十多年风雨人生的无数欢笑悲忧。 反映了一个中国学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执着与自信 虽然历经劫难,他自始至终保持了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执着与自信。在他晚年的学术踪迹中,还可以看到他在年逾花甲之后10次前往西域调查的经历。“去西域探寻玄奘取经之路”是先生的夙愿,“他年欲作徐霞客,走遍天西再向东”。冯先生在西部的考察,是他对中国文明在丝绸之路上影响的检验。10次考察,他走遍河西走廊、居延黑水,三上葱岭,数越流沙,玄奘所记、所历,堪称一一目验。对于玄奘西行走出今日国门的别迭里山口、东归经行的瓦罕走廊,他都不顾身老病痛,不至不归。2005年,他以83岁高龄最后一次前往西域,最终征服了罗布泊,在夕阳映照下的楼兰古城驻足行吟,圆满了他探寻玄奘之路在西域的所有踪迹。“玄奘取经之路”凝聚了他对中国文化兼容并包、交通东西的开放认识,也反映了他关注中国历史而形成的既定观念,即西域文明是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二者之间是密不可分的血缘关系。 关注西部开发、关注丝路历史以及对大国学概念的倡导,无疑都是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和凝聚力具有充分认识的体现。而他一生的坚定意志和人生成就,也都来自他对这种文化本身的浸润。在回忆里,他一再记述母亲对他的谆谆教导,反映出传统家教对于中国民众品格传承的重要性。除了他早年的成长到处是母亲的影子之外,他在北京工作之后,母亲的影响依旧持续着。特别是母亲病重后他回乡看望,母亲叮嘱他新中国成立前借的高利贷,不能因为改朝换代而无视承诺,赖债不还。民间代代相循的传统良知,为先生的人格形成给予了有力的支撑。从传统中汲取精神力量,是他能够独立于乱流之中的基石。经历批斗时,他以苏东坡的旷达自勉,赋诗“何妨海角天涯去,看尽惊涛起落时”;“文革”最激烈的年头,他抄写《红楼梦》,以防这一作品惨遭“革命”……这些都是他将中国文化作为人生支柱的信念所在。在漫长的回忆中,他一生处理人际关系、追求学术真理的轨迹,无不展示出中国文化中值得我们发扬的人性光辉,成为我们面对各种磨难而砥砺前行的明灯。 “天风海雨饱曾经,又作轻舟万里行”,正如冯先生的诗歌所吟唱的那样,《风雨平生》的阅读,一定会使我们坚信在风雨的历程之后,人生的轻舟总能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朱玉麒,本文作者系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本版图片均选自《风雨平生——冯其庸口述自传》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永不甘于平庸的精神和魅力冯其庸的文化和学术人生
- 下一篇:士菁,请慢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