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风海雨饱曾经 又作轻舟万里行《风雨平生——冯其庸口述自传》读后
http://www.newdu.com 2024/11/27 08:11:27 光明日报 朱玉麒 参加讨论
2017年1月22日,九十四岁高龄的冯其庸先生(1924年2月3日—2017年1月22日),在曹雪芹埋骨之地的通州张家湾,平静地走完了他的一生。就在他去世前不久,明知垂暮之年,却老骥伏枥,在亲自编辑完成了自己的皇皇巨著——《瓜饭楼丛稿》三十五卷、珍藏文物文献图录——《瓜饭楼外集》十五卷之后,近日又推出了《风雨平生——冯其庸口述自传》(以下简称《风雨平生》),该书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作为其学术生涯的总结。 这部数十万字的口述自传,是在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历时三年的访问基础上,由宋本蓉女士进行了文字转化和整理,并经过传主冯其庸先生五易其稿的修改而定稿。口述史的写作方式,并非当代独创。孔子的《论语》由其弟子辑录,玄奘的《大唐西域记》也由辩机执笔,因为准确再现了口述者的思想和经历,被理所当然地作为传主孔子、玄奘的著作而传世。如今,拜受录音技术之赐,《风雨平生》在整理者忠实的还原下,惟妙惟肖地复原了冯其庸先生亲切的口吻;同时又经传主认真删改,条理清晰地叙述了其一生的遭际。笔者认为,丰富的图录,认真负责的口述史资料,加上协同工作的程序,会成为一种当代口述史精品创作的范式而传扬;而《风雨平生》,也将是这种范式下第一部“中国记忆·学者口述史”的传世精品。 刻画了近百年来中国社会的大时代 作为一代文史大家,冯其庸先生的口述本身即具有非同常人的历史意识。他将自己的一生编织在亲历的一个世纪的现代史中去回顾,为自己的口述设立了一个个既是自身历程,也是历史进程的连环章节。从中可以看到,他90多年的历程包含三个阶段。首先是在江南家乡的30年。开篇的童年生涯像风俗画一样展开江南农村的家族记忆,勤劳的母亲、抽鸦片的父亲、分成了多个党派的堂房兄弟、南瓜当饭的饥饿岁月、农闲时节的草台班戏剧,这些个人生活的场景,是上个世纪初期中国农村普遍景象的写照。而日本侵略在其记忆里留下的最深刻的童年印象,也真实地反映了抗战时期中国的民生惨境。他记录自己迎接解放、参加解放军、中学执教的早年生活,都体现了新中国成立前后民众盼望新生的积极心态。冯其庸先生在1954年的而立之年执教中国人民大学,从此在北京生活60多年。在北京生活的前20多年,是他人生历程的第二个阶段。冯先生的这些亲历口述,不仅是其人生风雨点点滴滴的深刻记忆,也是共和国史上风雨历程的早年记忆。冯先生人生历程的第三个阶段,是粉碎“四人帮”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生平。这个阶段,冯其庸先生主要提及了他在文化、教育事业方面的诸多作为,如《红楼梦》定本的整理出版、红学的兴起、玄奘取经之路的考察、中国艺术研究院的常务工作、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及其“大国学”概念、安阳中国文字博物馆的成立等。与之前两个阶段的生平回顾比较,从他个人的成就上,可以看到,近30多年来中国社会走向新建设之路的和平环境。 记录了一个中国学者上下求索的学术人生 冯其庸先生出生于底层的贫苦农民家庭,但是母亲坚持设法让他获得教育。对于子女的读书明理充满期盼,这种中国传统的文化理念是冯先生在艰难困苦的岁月能够走上学术之路的起点。在这部口述自传中,冯先生追忆了其早年苦学不辍的求学经历。传记的开篇,冯先生提及自己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但是江南农村的文化气息,却在小学时代能够找到的《三国演义》《芥子园画谱》以及农闲时节的草台班戏剧表演中熏陶了他未来的文艺爱好。与科举时代告别,中国高等教育在晚清建立伊始就发生的一个重要逆转,是实业救国论与民众追求生计的结合,导致几乎所有的中学生在家庭的要求下首选理工专业,这样的取舍其实到今天也没有改变。冯其庸先生最初的高等教育也从无锡工业专科学校开始。好在那个时代,那样的工专学校依旧配置了具有相当水准的文化、艺术课程教师。冯先生得以在那里得到文史专业真正的启蒙,并在国文教师张潮象先生的引导下参加“湖山诗社”,写下了平生第一首诗:“东林剩有草纵横。海内何人续旧盟。今日湖山重结社,振兴绝学仗先生。”诗句清快豪迈,表达了对无锡东林党人读书救国人生的向往。其早年苦读养成的悟性,确实令那些先生们刮目相看。在传记里回忆更多的,是奠定其国学境界的无锡国学专修学校。无锡国专是以唐文治为代表的中国知识分子在现代化教育潮流中,坚持吸纳传统书院教育的精华,以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为宗旨,而期于对世界文化有所贡献。对于这一鲜明特色的现代国学摇篮,近年已经多有系统的总结。现在冯先生口述自己在无锡国专的读书体验,可以更生动地窥见其在昌明中国优秀传统的同时而与时俱进的办学理念。 总之,无锡国专的教育使他在传统文史领域得到系统的训练,而广泛的兴趣又使他对于书画、鉴定多有涉猎。因此,在古代文学研究、书画艺术、古典诗词创作方面,他堪称是当代难得的全才。仅就古代文学这一学科而言,今天,当我们以“红学家”称道其最为突出的学术贡献时,更应该知道作为红学领军人物的冯先生在从事《红楼梦》版本整理和研究之前,已经做了长期而多方面的准备。1954年,他执教中国人民大学时,古代文学课程几乎在初创阶段,他亲自撰著的《中国文学史》讲义、主编的《历代文选》,金针度人,体现出他古典文学训练的全面修养。当时,《历代文选》这样一部古代文学的选本几乎一枝独秀,它承担了昔日《古文观止》的普及功能,从而受到毛泽东的赞赏,这也是那时绝无仅有的文学建树。半个世纪以后的2005年,中国人民大学成立国学院,冯先生担任首任院长,无疑是实至名归。他为人大国学院设定的课程系统以及“大国学”概念的提出,既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又照应时代,无疑延续了他学术生涯中早年求教的种种积累。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永不甘于平庸的精神和魅力冯其庸的文化和学术人生
- 下一篇:士菁,请慢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