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文坛轶事 >

王蒙与《人民文学》:一甲子的文学缘分


    82岁作家王蒙宝刀不老,他的最新中篇作品《女神》亮相于新上市的11月号《人民文学》。不到4万字的篇幅,却在虚实交错中渲染出对前辈片段式的怀想,自如地穿梭于不同的时空;在格外轻盈的叙说中,吐露那份对美好精神境界的刻骨铭心。值得一提的是,1956年《人民文学》曾首发王蒙成名作《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六十载弹指一挥间,王蒙又把新作再度交给这本刊物。“一甲子的渊源,冥冥中也许是巧合,想来颇具意味。”王蒙昨天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语气里有掩不住的感慨。
    一本刊物见证一名作家的文学道路
    哪一部小说让多年来笔耕不辍的王蒙感叹“改变了自己的一生”?这得回溯至60年前的1956年4月,不到22岁的王蒙写下短篇《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发表在《人民文学》9月号上,刊载时篇名为《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小说发表后,杂志社工作人员骑着摩托车将476元稿酬送到王蒙家里,这样的数目在当时“也够惊天动地了”。与稿酬同样惊天动地的,是这篇小说在文学圈引起的热烈反应。小说塑造了有理想、有干劲的青年干部林震,由学校调入组织部工作后的精神嬗变。赞美与批评声一齐投向作品,王蒙的人生也随之起起伏伏。
    此后,在新疆扎根16年的王蒙走出西部,上世纪70年代末的“复出”
    亮相,同样与《人民文学》平台有着莫大关联。在他挥洒出的一批式样别致的小说中,发表于1978年《人民文学》的短篇《队长、书记、野猫与半截筷子的故事》开启了他的复苏期,小说以杂拌阿凡提式的荒谬故事,举重若轻跨越了苦难的历程。作为以现实主义为使命的作家,王蒙的蜕变令人耳目一新。在评论界看来,1979至1982年是王蒙复出后创作的井喷期。
    时间车轮转至1983年,在《人民文学》一鸣惊人的王蒙,走马上任这本杂志的主编,令人喟叹命运的起承转合。在任职的3年多里,王蒙见证了文坛的蓬勃发展,大力倡导小说艺术的革新,向文学新人敞开杂志的大门。试举业内津津乐道的两例:一是王蒙在发表作家刘索拉中篇《你别无选择》的稿签上大笔写下意见,“这是一篇灵魂出窍的小说”;二是作家莫言1985年写出《爆炸》,王蒙看完非常激动,评价小说全面调动味觉、视觉、听觉形成一股恣肆的想象与叙述,初显莫言的美学风格。
    最近5年,王蒙陆续在《人民文学》上发表了具有探索性质的中短篇小说,用王蒙的话说,都是印象派、新感觉派写法。可以说,老牌纯文学杂志《人民文学》见证了王蒙在小说艺术上的一路探索。
    直到最新刊出的《女神》,王蒙与《人民文学》走过了一甲子的文学缘分。六十载今昔往返中,王蒙呈现了刻骨铭心的忆念与不拘一格的心灵翩跹。如果说60年前的《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里,赵慧文对林震的心有灵犀令人动容,如今《女神》中陈布文对王蒙的烛照影响,更是凸显了精神上的承继流转。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