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忆童庆炳:是文学理论家 也是好作家
http://www.newdu.com 2024/11/27 05:11:15 华夏经纬网 newdu 参加讨论
2015年6月14日下午,著名文学理论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童庆炳因病在京去世。童庆炳是中国文学理论界的泰斗,培养过众多知名学者,此外许多著名作家如莫言、余华、刘震云等知名作家也曾经是他的学生。 童庆炳去世之后,他的学生、著名学者、首都师范大学教授陶东风在网上发表悼念恩师的短文:《老师,我们还没有准备好》。 昨日,北京晨报记者采访了正在灵堂的陶东风教授,他说:“童老师是一个特殊的学者,他既是文学理论家,也是作家,他的小说、散文都写得很好,不少散文还收入语文课本,有一篇和我相关的《潮白河放龟》,开头就是‘有一天陶东风来访,突然给我带来了一只小乌龟’。” 文学理论的困境 对于普通的读者来说,文学批评可能是更容易接触到的领域,许多的文学评论、书评等等都可以在大众媒体上读到,它也是和文学理论研究直接相关的领域。 问题在于,很长时间以来,对于文学批评本身的批评一直存在,陶东风说:“一直都有批评,说现在的文学批评过度商业化、一味地吹捧等,这些都存在。” 文学批评的问题,同样也是文学理论研究存在的问题,陶东风说:“在我看来,有两个重要的问题,第一,不说真话,在权力、金钱的影响下丧失文学研究本身的准则。其二,生搬硬套西方理论。事实上,我们和西方最前沿的文学理论并没有太多的隔膜,和世界的沟通很多,有新的批评家出现,国内马上都会有相关的介绍。但这些介绍并不是从现实的需要出发,不是和我们自己的创作相关,而是为了赶时髦。我们真的需要这些最前沿的文学理论吗?我看未必,我自己一直都用阿伦特、哈耶克的理论,我觉得他们的理论更适合我们现在的创作情况,更具有阐释力。同样,国外对我们的文学理论的接受,也有一些问题,更多时候,谁的外语比较好,能够抓住一些时髦的话题,或者迎合一些西方学者的兴趣,谁就更被西方理论界所知,这种所知,当然会比较片面。” 文学理论本身对于文学创作,也不仅仅是归纳总结,更重要的是它会引导文学创作。但实际上,今天国内的文艺理论,对于文学的创作影响甚微,特别是对年轻作者的影响更是如此。陶东风说:“也有很多大学老师、文学研究者在研究年轻作者的创作,比如说对《小时代》这样的作品,也有很多批评和研究。但矛盾在于,批评理论对新一代缺乏深入的了解,同时,年轻人也没有和批评家、研究者沟通的欲望。” 在今天,年轻的写作者们正在崛起,而文学理论的研究却并没有真正关照到年轻的写作者们。陶东风说:“其实《小时代》之类的作品诞生,有社会文化的原因,年轻一代因为教育经历的原因,历史知识相对缺乏,对大都市以外的生活不够了解,同时又受消费主义的影响。因此,出现一些价值观的混乱在所难免,这种混乱普遍存在,它是社会价值混乱的折射,有一个词叫做‘空心人’,其实就是没有价值观。这其实是文学理论研究应该注意的问题。” 让阅读更自觉 阅读文学作品,对于普通人来说是平常不过的事情,但是文学理论这样专业的学术领域,对普通人来说,则有些遥远。文学理论究竟是做什么的?对于普通人又有什么样的意义? 陶东风说:“文学理论,是文学研究的一个分支,一般来说,文学学科分为三个分支,文学理论、文学史、文学批评。文学理论是一个基础学科,它提供基本的理论、方法、标准等,为文学史、文学批评提供理论上的支持,也就是说,如果没有这一套文学理论,那么文学史也好,文学批评也好,就失去了工具箱。”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