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为与米市胡同
http://www.newdu.com 2024/11/27 05:11:31 中国社会科学报 张哲 参加讨论
位于北京菜市口东南部的米市胡同,北起骡马市大街,南至南横东街。这条胡同形成于明朝,据说当时这里有一个米粮集市,不断扩大后,逐渐形成街道,故而得名。 破败是米市胡同给记者的第一印象,胡同周围一片荒草,许多房子拆了大半,只剩残垣断壁。在废墟中独存一处院落,靠大门口挂着的 “康有为故居——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牌子才得以认出,故居大门的屋顶上杂草丛生。这里因拆迁己少有居民居住了。 康有为,广东南海人,1858年3月生,少年时期曾接受过严格的封建礼教教育。后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和视野也逐渐成熟开阔,志向高远的他开始接受西方改良主义思潮的影响,并宣扬“维新变法”。康有为在北京从事“改良”活动时的住所便是米市胡同43号(即南海会馆)。 清末以来,米市胡同里居住过许多官僚、文人。当年这里会馆众多,尤以南海会馆名气大。1882年,康有为到北京参加会试至1898年 “戊戌变法”失败,都住在这里。因故居内跨院中有七棵树,故称其为“七树堂”。而今,故居内赫赫有名的七棵树也已难寻痕迹,只剩一棵已经死去十多年的枯树作为历史的见证。 据记载,1926年秋,康有为最后一次来到北京回到南海会馆,在老屋门前伫立良久,脑海里浮现出在这里发生过的刻骨铭心的往事,已是古稀之年的康有为抑制不住内心的伤感,号啕大哭。他拖着虚弱的身体勉强来到“粤东邑馆”、“保国会”等旧址凭吊一番后,离开了北京。次年年初,康有为与世长辞。 张哲 文/图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他是编辑标杆——送别黎丁同志
- 下一篇:学生忆童庆炳:是文学理论家 也是好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