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学术争鸣 >

历代名家评《四库》

乾隆年间修成的《四库全书》 以下简称《四库》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以下简称《四库提要》 及《四库全书简明目录》,是前无古人的连体文化工程。作为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大的丛书及其目录,在其问世二百多年来,还没有哪部书像它这样引起世人的极大关注。综观历代名人对它的评价,可谓见仁见智,毁誉纷呈,但都表现出 鲜明的时代印记。概括起来,可分成五个时期。
    一是乾隆、嘉庆时期。由于《四库》成书于这一时期,参与编纂《四库》的学者大多仍健在,更由于《四库》的“钦定”性质,加上当时文字狱的恶劣影响,人们心有余悸,因此对《四库》以及《四库提要》“不敢置一词”,妄加评议,“间有不满,微文讥刺而已”。
    二是道光、咸丰以后。此时清朝已度过如日中天的黄金岁月,呈现出衰败气象,文网渐疏,士大夫乃敢稍稍议论。其时学风也为之一变,以龚自珍、魏源为代表的“新学”兴起了。首开风气的龚自珍说:“本朝自有学,非汉学。……若以汉与宋为对峙,尤非大方之言。……不足概服宋儒之心。”由于四库馆是汉学家的大本营,《四库提要》又是汉学思想的结晶,故龚自珍的批评实际上是对此而发。稍后魏源也不满四库馆臣之好讥弹宋儒,批评纪昀“不喜宋儒,其总目多所发挥”。著名史学家夏燮之兄夏炯也批评四库馆臣“不知体要”,认为“四库诸公竟专与宋儒为怼”。这些批评反映出道咸以来汉学的日趋衰落和学风的转变。
    三是清末民国时期。张之洞在督学四川时,从学子治学的角度,大力推崇《四库提要》的功用,认为诸生只要“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读一过,即知学问门径矣”。梁启超也大力推崇《四库》,认为这是清政府在文化事业上“应该特笔大书的一事”。同时,他还从文献学的角度充分肯定《四库》的“辑佚”之功,认为《四库》“其书采自《永乐大典》者以百计,实开辑佚之先声”。著名史学家陈垣也高度重视《四库》的文献价值。1920年他曾亲自对文津阁本进行彻底清查,并将文津阁本所收书的提要与《四库提要》对照,发现不少差异,首次提议将文津阁本提要汇集影印,以供研究。而作为新文化运动干将的鲁迅则从政治角度对《四库》提出批评。他指出:“乾隆朝的纂修《四库全书》,是许多人颂为一代之盛业的,但他们却不但捣乱了古书的格式,还修改了古人的文章;不但藏之内廷,还颁之文风较盛之处,使天下士子阅读,永不会觉得我们中国的作者里面,也曾经有过很有些骨气的人。”可见这一时期对《四库》的评价呈现了多元化趋势。
    四是新中国成立以后至改革开放前。著名学者余嘉锡穷数十年之功研究《四库提要》,为《四库提要》辩证。他深知《四库提要》的学术价值,指出:“道、咸以来,信之者奉为三尺法,毁之者又颇过当。愚则以为《提要》诚不能无误,然就其大体言之,可谓自刘向《别录》以来,才有此书也。……故衣被天下,沾溉靡穷,嘉、道以后,通儒辈出,莫不资其津逮,奉作指南,功既巨矣,用亦弘矣。”但由于“左”的思想影响,此一时期对《四库》的评价也不可避免地打上了阶级斗争的烙印。
    五是改革开放以后。学术界在新时期开始以平和的心态、宽广的胸怀来评价中国传统文化,因而对《四库》的价值也开始重新认识。季羡林指出,编纂《四库》,“乾隆的政治目的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编纂者在个别地方有所删削,这也是事实。鲁迅先生虽说过这个问题,称之为‘四库残书’,也不能说毫无根据,但是到了今天,几百年过去了。事实证明了《四库全书》还是有用的。”它的功绩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查起来方便,二是保留了一些如果不搜集在一起就会散佚的古籍。而此一时期人们对《四库》的批评,主要是就禁书、改书而言的。如何看待这个问题?任继愈指出:“说到禁书,这实际上是历代封建王朝皆有的事情,历代统治者莫不为之,在《四库全书》编纂之前、完成之后,亦皆有之。……至于删改典籍,这恐怕也不是乾隆一个人的专利。乾隆从政治需要出发,对许多文献进行删改,其实也是符合历史逻辑的,这是历代统治者惯用的做法。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因此,他大声疾呼要为《四库全书》“正名”:“无论如何,《四库全书》的编纂是一项前无古人的文化伟业,迄今为止,她也是最能代表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载体。”2002年在《续修四库全书》出版座谈会上,李瑞环指出:“《四库全书》汇集了乾隆以前历朝历代的学科领域,各学术流派的优秀典籍,其门类之全、内容之丰,令世人叹为观止。应该肯定,清王朝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整理和保留是做了大量有益工作的。但由于清朝统治者的狭隘心理,由于编纂者的学术偏见,也由于当时技术手段所限,《四库全书》既不全也不准,一些该收入的重要著作没有收,一些著作收入时作了若干改窜或删除,一些著作收入的不是最好的版本,造成了这部大书的历史遗憾。”李瑞环对《四库》的评价可以说是代表了新时期学术文化界的共同心声。
    总之,《四库》问世以来,人们对它毁誉纷呈。时代不同,角度不同,认识不同,评价也就各异。我们只有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以海纳百川的胸怀,才能对包括《四库》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学术价值,给予正确的评判。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