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美食里的文化记忆
http://www.newdu.com 2024/11/29 04:11:05 中华读书报 闫丽 沈伟东 参加讨论
作者细致入微地描摹出每种食物的食材、制作方法之外,写出了不同年代不同物质条件对人的饮食的影响,人对家乡食物的特殊感情,食物中蕴涵的生活智慧。在与食物有关的述说中,我们读到了传统中国家庭日常生活的温暖。 《味觉记忆:张家川乡土美食笔记》是作家铁志光新出版的一本美食随笔。读这本书,我们不仅能了解甘肃张家川丰富的乡土美食,还能看到一个家族的身影。在与食物有关的述说中,我们读到了传统中国家庭日常生活的温暖。 在这个家族里,奶奶被晚辈孝敬有加。书里写到奶奶的地方不少,而在具体描写中作者用笔不多,却能传神写照,其中不乏诙谐的笔墨,读来让人忍俊不禁。老祖母开明豁达,有“老顽童”的性格,她胃口甚好,期待美食,享受美食,也享受子孙的孝敬。家里人口多,生活困难的时期,一大家子人先敬着祖母吃饱吃好,祖母的炕头藏着家里最好的粮食。 母亲是乡土美食家,她用原始简单的食材做出家庭美食。在物质贫乏的年代,她带领孩子探索出具有创造性的独特饮食,让略显清寒局促的家庭生活有了温暖而丰厚的滋味。在这一过程中,母亲勤劳节俭、豁达隐忍的性格在作者的文字里得到展现。而母亲带着孩子们为饮食劳作的过程,也是对孩子们潜移默化的过程:家风和家教就在继承家族饮食文化的过程中得到传承。在《麦索》《甜醅》《洋芋面筋》《花卷》《荷包蛋》《麻叶片》等文章里,作者用细腻的笔墨描写了母亲带领几个孩子做饭的场景。这样的家庭劳作,一起用简单的食材做出美味的过程,是乡间日常生活,而正是这样的日常生活,构成了基本的民间乡土文化。 从《味觉记忆》里,读者可以感受到母爱、父爱,也可以看到这种家族亲情之爱的延续。作者对父亲着墨不多,作者“父亲”在土地上勤劳耕耘,为集体为家庭担当的形象却非常鲜明。作者自己做父亲之后,从女儿刚出生时他学做鸡蛋糊糊,到女儿渐渐长大,为女儿做荷包蛋、牛肉面,再教女儿做饭。在点点滴滴的生活细节里,让人感受到浓浓的父爱。 书中还写了社群交往中的阿訇、同学、公社的回汉社员、换钢丝面的人、卖地软包子的店家、卖炒面片的小老板、卖烩菜的张家川人……有的人物着墨多一些,有的乡间人物仅数笔勾勒,却也形象生动。 书里写到麻崖村、红堡、清水峡、毛山、堡子山、清水、后寨、碾盘湾、放牛娃、关山、马鹿、阎家、箭场里、古土梁、老庵寺、河峪林场、恭门镇、樊河、周家巷道、虎圈沟等地,记录了张家川地方的民俗风情。书中写到张家川乡土饮食习惯,书中写到回族节庆尔德节、古尔邦节的饮食特色。食物与民族习俗的关系,也从作者的描写中得到体现。比如油香,从准备到制作过程,都有禁忌。《糖包子》里写到为清真寺开斋,做糖包子散发糖包子的情景。而张家川烩菜的制作,则更显出世俗生活的乐趣,作者的描写可谓活色生香,字里行间,弥漫着烩菜的蓬勃香味。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游戏人间》:继承现代散文私语传统
- 下一篇:“格子间”里的众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