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难得的当代教育小说
http://www.newdu.com 2024/11/24 06:11:12 文艺报 李红叶 参加讨论
■内容简介 徐弯弯是一个“五中”学生——学习中等、身体中等、品德中等、家长中等、学校中等,什么都是中不溜儿。可正是这样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孩子却“制造”了很多“新闻”:为了应付老师布置的“抄写生词二十遍”,她在爸爸的帮助下发明了可以快速抄写的“排笔”;她用录音机录下全班同学的声音,成为最有意义的收藏;为了弄清楚拔河比赛中战胜体育老师的拔河大妈究竟是不是“练家子”,她在学校门口举牌寻人……弯弯的生活充满了趣味,同时也夹杂着来自童年的真切烦恼。她的童年就如同我们每个人的童年,那段渴望被关注、渴望被理解的时光,正因为藏着这些细细碎碎如星辰般的小小成长故事,才变得色彩斑斓。 《弯弯成长故事集》是儿童文学作家张之路最具代表性的校园小说和教育小说。校园题材的小说在儿童文学中占有一席之地,校园作为教育生活的重要场域便于容纳丰富的校园故事、传达丰富的教育思想,一个对儿童的成长怀着关切之情的作家无法回避对校园生活的观察,而一部好的校园小说往往就是一部教育启示录。《弯弯成长故事集》有精彩的故事,有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并深富教育意蕴和感染力,是一部十分难得的当代教育小说。 小说主人公徐弯弯是一个普通女孩,她既不是尖子生,也不是顽劣生,用徐弯弯自己的话说,她是一个“五中”学生(学习中等,身体中等,品德中等,家长中等,学校还是中等),然而,她很仗义,很热情,很率真,很善良,很乐观。她正是千千万万个普通学生中的普通一员,却也是千千万万个普通学生中独一无二的“一个”。“弯弯”是这个女孩的名字,“弯弯”一词也暗喻了一个孩子的成长之路不是直线,而是生命自然的伸展姿态。她曾被嘲笑,被误解,也闹出种种笑话,就像生活本身所揭示的那样,她需要被认同,需要接受挫败感,需要扩大对世界的认识,需要融入集体,需要成长为“更好的样子”,非常幸运的是,她从一个不那么自信的女孩成长为一个越来越自信,也获得了越来越多认同的女孩。成长与教育的密切关联在于,从自然人到社会人,成长从来不只是单个人的事,尤其是一个孩子的成长,他(她)需要得到师长(教育者)的呵护、尊重和引领,而这正是现代教育哲学所给予我们的最大启发。因此,儿童(被教育者)与成人(教育者)的互动关系必然贯穿于校园生活和家庭生活的始终。在这部小说里,作家描绘了一种更切近现实生活也更符合时代要求的代际互动关系。 小说中的成人形象(教育者)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正向引领者形象,他们充分传达了对孩子的理解、尊重与呵护,并有意无意激发、引领孩子前行;一类是负向“教育者”形象,他们本着良好的目的却因错误的观念而在不同程度上误解孩子,甚而使孩子无所适从。小说正是在两相对照中还原孩童成长的真实景象,以及当前教育可能存在的某些问题。作家没有把孩童的成长环境做简单化处理,因为现实生活的变动性和多元化正是孩童成长的必然处境。但作家对正负两种形象、两种观念、两种语境做了一个儿童文学作家的艺术处理:不回避矛盾和冲突,却描述了一种可能性,一种今天的教育者(家长、老师和社会各界)应该能够达到的在尊重和理解孩子的基础上对于孩子的引领和呵护。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想说,这本书不仅仅是给孩子们读的,也是给所有的成人,尤其是家长和教育工作者读的。 正向“教育者”形象中最突出的便是爸爸形象。故事中的爸爸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作家的代言人,每当徐弯弯遇到障碍和困惑时,爸爸总是那个坚定的支持者和引领者。他观念开通,生活态度积极乐观,与女儿是亦师亦友的关系。故事开篇写到的“排笔”故事充分反映了徐弯弯对爸爸的信赖,爸爸从女儿“发明排笔”的想法和行动中看到的是女儿的创造力,他和女儿一起动手,并提醒女儿这种快速书写器“只能玩,不到万不得已是不能用的”。当父女俩受到妈妈的责罚时,爸爸以他特有的方式幽默而又机智地安抚了孩子并启发孩子“欲速则不达”。毫无疑问,爸爸形象是一个理想的家长形象。他信赖孩子,理解孩子,尊重孩子,同时有能力引导孩子,因此,即便徐弯弯在学校被误解、被打击,或遇到任何困难,她都能够在爸爸这里得到鼓励和引导。与爸爸形象形成对照的是妈妈形象,故事中的妈妈代表了另一种类型的父母形象,她较为急切,较为功利,较为盲从。这部小说提醒当代家长要重新思考鲁迅先生当年提出的命题:我们现在怎样做父母?爸爸形象地告诉我们,教育绝不只是老师们的事,家庭教育在整个教育生活中所起到的平衡和补充的作用是何等重要! 这部小说事实上涉及一个当代儿童的多维教育生活,譬如创造力、探究力(好奇心)、生活应变力、组织力以及善良、正直、乐观向上的品格,也即德智体美劳等全方位的素质的提升。而儿童综合素质的提升有赖于师长(教育者)的有效参与。小学生作文比赛的评委适时发现并保护了徐弯弯真率的性情,使徐弯弯懂得“我手写我心”是写作的根本要义;钟老师让徐弯弯看到体育之美;蒋老师唤起徐弯弯对于科学的无限兴味,让徐弯弯明白科学源于细心观察,而观察生活即人与世间万物相遇时的“心中一动”,蒋老师也直接促成徐弯弯成为动物兴趣小组成员;温老师发现并大力表扬了徐弯弯的善良之心,班主任方老师的信任也终于使得她获得了一次展现组织能力的机会,校长的信赖则使她圆满地完成了接待作家进校园的工作,而孟作家更是适时呵护了徐弯弯纯真的童心。当徐弯弯遇见实习生李玉兰老师时,她看到了一种内敛的、安静的力量,小说结尾写道:“徐弯弯暗暗想,她也要像李老师那样作一棵教师窗前的辛夷花!”这时的徐弯弯已经从一个不太自信的所谓“五中”学生成长为一个朝向自我同一性人格的独特个体。当然,成长是一个过程,并且充满故事,正向和负向的各种力量的交锋既真实地还原了生活本原的复杂性和丰富性,也揭示了成长的动力正源自个体对于内外冲突的克服。班主任方老师是小说中另一个塑造得非常成功的角色,她给徐弯弯起外号叫“新闻干事”,嘲讽徐弯弯爱生事端,也时常让徐弯弯不知所措,然而,小说出色地描写了人际互动及教学相长的积极效应。当徐弯弯的作文得到专家组的好评时,她很诚恳地表示她一开始并没有看出这篇作文的好处。方老师病后恰恰是徐弯弯和班上另两位“落后生”来看她,病中的她变得更平实,内心更柔软,她再次提及徐弯弯的作文,并告诉徐弯弯“好文章不一定是好作文”,并说“在这个世界上,真的好东西不是人人都认识的”。于是,我们就看到了一个立体形象。可见,观念滞后和认识误区才是师生关系中最大的障碍。小说也因此提出一个当代教育的核心问题:我们现在怎样做老师?当方老师放手让徐弯弯去组织儿童节时,她既“解放”了徐弯弯,也“解放”了她自己。作家对于成人们的自以为是,有揶揄,有反讽,但对人性的弱点持有相对包容的态度,他也写这些人物的变化过程,这种处理方式有助于儿童读者对真实生活的接纳和理解。 校园生活的最大特点是充满生机和活力,这种活力不是指人群聚集的吵嚷,而是指每一个学生每一位老师都有他独特的个性,是丰富的人际互动生发出来的无穷无尽的生动故事。作家非常善于结合动作与对话三言两语即将人物的个性特征凸显于纸面。完全可以说,张之路是人物描写的高手。小说语言简洁、利索,幽默、诙谐,恰合于校园生活轻快、活泼的节奏。故事讲述充满戏剧感,这种戏剧感既源自校园生活本身的丰富性,也源自作家主题表达的需要,他要选择最有趣最典型最具有表现力和揭示力的人物、场景和情节,紧紧抓住读者的心。每一个故事皆有铺垫,有转折,有高潮,有余味,却自自然然,一气呵成,读来酣畅淋漓,有惊喜而又令人回想。 张之路的《弯弯成长故事集》恰如黑柳彻子的《窗边的小豆豆》,作家串联起一个又一个生动的教育生活故事,反映儿童成长中真实存在的问题,没有说教却充满教育智慧和生活智慧。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