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文艺 > 少儿 > 评论 >

有效阅读要做到两个结合


    近期的中国文坛传来一个噩耗:知名作家叶永烈于5月15日病逝。这个消息在让我们震惊与遗憾之余,也勾起了很多人对童年时光的回忆——那时候,一本《小灵通漫游未来》,带给我们多少美妙的幻想。
    那是一个图书资源极度匮乏的时代,也是一个“内容为王”的时代。《小灵通漫游未来》以其题材和内容的开创性、稀缺性和适切性而创造了一个童书销售的奇迹。直至今日,还有很多人以超越它当年所创造的销售记录为某种评判标准。
    “小灵通”的时代已经远去了。我们今天生活在一个图书资源极度丰富的时代。所以今天的儿童阅读方面出现的最大问题,不是无书可读,而是面对着琳琅满目的书海,如何挑选好书。用儿童文学作家、评论家、鲁迅文学院副院长李东华老师的话来说,“我们面临的不再是图书匮乏症,而是选择困难症。”
    另一方面,技术化和产业化在改变整个时代面貌的同时,也深刻地改变了文学的面貌和发展路径。“文学”早已突破了传统文学的范畴,很多时候,它只是文化产业链中的一环。
    一些优秀的童书作家出于对文学发展新趋势的敏锐认知,积极探索童书产业化创作之路,并取得良好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当然,这种探索也一度引发一种堪忧的现象,那就是只看重童书产业化创作的可复制性和巨大的利润空间,失却了写作的初心和对读者的“衷心”,将图书作为一种纯粹的商品看待。但瑕不掩瑜,这种局部的现象并不能掩盖童书产业化的光明前景。
    在这样一种快速变化的时代氛围中,我们该如何去引导我们的孩子进行有效阅读,让阅读为他的精神成长助力?
    简而言之,是要做到两个结合——轻阅读与深阅读的有机结合,自由阅读与引导阅读的有机结合,并随着孩子认知能力的发展而调整其比重。
    具体来说,一方面,我们应该允许孩子根据其兴趣进行自由选择和自主阅读。许多优秀的作品,特别是优秀的类型化作品,如少儿科幻领域的《校园三剑客》《超侠小特工》《小鱼大梦想》《少年冒险王》《开心机器人》等,善于揣摩孩子的心理,能以孩子喜闻乐见的形式去讲述一个个精彩的故事,孩子读起来往往津津有味。此外,还有各种科学类、人文类等等非文学类的图书。这样的作品,即使其文学价值没有达到最高标准,我们都不妨放宽尺度,让孩子从中去体会一种单纯的阅读的乐趣。毕竟,兴趣是孩子的精神世界与外在世界产生链接的交汇点,能在孩子的心灵、情感和思维等方面触发奇妙的化学反应。
    另一方面,我们还要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去读那些“陪伴成长的书”。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并不必然以孩子的兴趣、口味作为考量的第一要素。孩子初读起来或许觉得有些艰深枯涩,但当他读进去了,他从中吸收到的营养,或许会成为滋养其一生的精神食粮。
    在我的阅读经历中,有一件小事,一直让我记忆深刻。在我的少年时代,曾经在外公的案头看到过一本《红楼梦》。那本书已经很旧了,外公视若珍宝,我讨要了好几次,才让我拿回去看。但书中描绘的那些勾心斗角、爱恨情仇,总让我看得懵懵懂懂。直至看到小说结尾处的一段话:“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就在那一瞬间,年少的我深受震撼,那些纠结无比的贾府往事仿佛顿时烟消云散,整个世界通透无比。
    我想很多人应该都有类似的阅读经历。有时候仅仅是某本书中的一句话,可能就会在一生中产生深远的影响。
    再后来,我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虽然从文体类型上来说,我创作的《冰冻星球》《奇迹之夏》《蝼蚁之城》等作品都是科幻小说;但从精神气质上来说,都是对《红楼梦》中那段话的拙劣模仿。而那本早已消失于时光中的旧书,则成为我一生中不断回顾的精神原乡。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