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文艺 > 民族文艺 > 评论 >

文艺作品的“风骨”


    庚子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新年的步伐,全国上下还没来得及享受春节的欢乐就进入了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严峻斗争中。文艺家们虽然不能投身抗疫一线,但仍然用自己的创作和行动积极参与到这场考验中。一时间,“抗击疫情,文艺没有缺席”的各种文艺作品开始涌现,记录、抒写了这个民族在突然的灾难面前展现出的姿态。其中不乏优秀的文艺作品,例如漫画作品《全国美食未热干面加油》;例如央视元宵晚会上诗朗诵里讲述的一位环卫工人悄悄为武汉捐出1000元钱的事迹,那一句“你是一位清洁工人,这十七秒里,你是最称职的清洁工人,因为你清洁了我们的心灵”;又例如曲艺家们编制的郎朗上口的防护顺口溜等等。特殊时期出现的优秀的文艺作品往往会带给人类更多的心灵震撼,挖掘出人性的光辉和弱点,参与到社会与文明的进步中。在这样的时刻,更需要体现出文艺作品的“风骨”。
    所谓“风骨”,原本是指人的风神和骨骼,用在文艺创作和文艺批评中则指作品的思想内容和刚健明晰的表述方式,即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既要有感染力,如风能吹动万物,又要有适合的表现形式。如刘勰《文心雕龙风骨》中所阐释的:是以怊怅述情,必始于风;沉吟铺辞,莫先于骨。故辞之待骨,如体之树骸;情之含风,犹形之包气……故练骨者,析辞必精;深于风者,述情必显;捶字坚而难移,结响凝而不滞,此风骨之力也。“风骨”成了判断文艺作品好与坏的重要标准。中国的文艺传统历来重视风骨,儒家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君子应该“舍生取义”,文章必须“合为时而著”,文人当是“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道家讲求虚静其心,排除名利杂念的影响,以达到空灵的心境来创作。佛家更是强调文艺是一种心灵的真是感应,好的作品需要有境界。可以看出来,受儒释道三家影响的中国文化里人格主义的要求在文艺创作中从来都没有缺席。而这些人格主义的要求体现在文艺作品中就成了“风骨”。铁骨铮铮的“风骨”不仅是中国几千年文艺的缩影,更是新中国文艺的不懈追求。
    今天这个非常时期,我们更不能让文艺的“风骨”消失,让原本由心而发的文艺创作成为笑柄,沦为“乌合之众”的谈资。那位给钟南山院士刻章的某某可谓是引起了舆论的轩然大波,他的出现大有“一人毁所有”的功效,民众纷纷对文艺作品表示出质疑和猜测,对文艺工作者们的“献媚操作”表现出极大的反感。那些毫无思想的跟风之作、炒作之作、矫情之作,如此非常时期还敢大行其道,怎能不让人唏嘘。然而,作品是不会说假话的,有没有内涵,有没有品质,有没有“风骨”,一看便能知真晓。
    这场疫情就像一场看不见的战争,文艺家们也还没来得及做充足的准备就上了“战场”,这时候的作品创作更需要体现“风骨”。民族大义、人道情怀,特别是对抗疫中涌现的英雄事迹的表现是文艺创作的中心,文艺家用另一种“在场”参与着这场艰苦卓绝的斗争 ,心手相连、攻克难关,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文艺力量,全面响应,全心投入,以时不我待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及时记录历史、讴歌大爱、提振信心,用文艺的方式凝聚起抗击疫情的强大精神力量才是应该遵循的宗旨。文艺评论在此刻,更应该发挥出“引导创作、多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作用,积极推介优秀的抗疫作品,引导人民群众更好地理解优秀作品的思想内涵。
    作家池莉的《霍乱之乱》开头写道:霍乱发生的那一天没有一点预兆。天气非常闷热,闪电在遥远的云层里跳动,有走暴迹象。走暴不是预兆,在我们这个城市,夏天的走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二十多年后,小说里的情节成为了发生在池莉身边的现实。所不同的是《霍乱之乱》是对灾难后人性的反思,而正身处疫情中的大多数文艺家们还未来得及反思。
    有批评家说,中国文学对于世界的灾难文学贡献不大,这应该和我们的民族本身所具有的团结、坚韧、内敛的性格有关,但我们并没有在这场人类与疾病的斗争中缺席过。优秀的文艺作品之所以能够激起思想的火花,因为它让人们有了苦痛的感同身受。除了努力反映抗疫的事迹,生动讲述感人故事,还要通过反思承担起文艺风骨的责任。应当相信,随着抗击疫情的结束,会有更多思想深刻、内涵丰富的文艺作品产生。也相信我们的文艺家们一定会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奉献经典的作品。(作者系贵州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