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给孩子的汉字王国》:84岁瑞典老太太讲汉字


    《给孩子的汉字王国》:84岁瑞典老太太为中国孩子讲汉字
    大家应该对北岛先生主编的“给孩子系列”印象深刻吧,继北岛《给孩子的诗》,北岛、李陀《给孩子的散文》,叶嘉莹《给孩子的古诗词》,黄永玉《给孩子的动物寓言》之后,如今该系列又多了一本《给孩子的汉字王国》。与之前四部作品都是“中国学者为中国孩子所编著”不同,《给孩子的汉字王国》是84岁的瑞典汉学家林西莉为中国孩子写的书。
    汉字为什么长成这个样子
    1961年,林西莉第一次来到中国,就被汉字深深地吸引了。她早年曾师从著名汉语专家高本汉学习。林西莉第一次学习中文的经验是1961年至1962年在北京大学留学,她发现教学方式就是老师不停地教、不停地重复,但从来不解释这个字有什么文化寓意。林西莉想了解汉字背后的文化,想知道汉字为什么长成这个样子?
    留学结束后,林西莉又数十次到中国访问。当她越深入学习汉字,越被汉字所反映的现实以及她并没有理解的一切所吸引。她一直在思考:为什么人们要在田野上并排种植各种不同的庄稼?为什么人们把自来水的开关称为“龙头”?为什么有几百万人在能够住进真正的房子的情况下仍然固执地住在山坡两旁的窑洞里?她一次又一次地回到中国来,只为能搞明白汉字的一切。
    抱着对汉字的热爱,林西莉在旅居亚洲和拉丁美洲之后回到瑞典,开始从事汉语教学。1971年起,林西莉开始在瑞典任汉语教师,1978年后为瑞典电视台做有关中国语言的节目。她以似乎永不枯竭的激情在黑板上、粉尘中进行着汉字分析。在教学的过程中她发现,学生跟她过去完全一样——老师对汉字的结构和早期的形式讲授得越多,他们越容易理解和记住这些汉字。当她同时也讲解这些汉字所来自的那个世界,讲述古代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他们的房子、车辆、衣服以及他们使用的工具,讲述产生这些文字的自然场景——田野、山河、动物与植物时,效果就特别好。一旦逐个认识了汉字,它们不仅会成为理解书面文字的钥匙,而且也有助于了解这些文字被创造时的实际和今天中国的生活。
    一个外国人对汉字的追根问底
    上世纪80年代末,林西莉在瑞典出版了《汉字王国》,这本书林西莉从1973年开始写,一直写到1988年才完稿。她研究的方式从汉字最早造字的样子开始:甲骨文、金文……对于一个中国人来说,从小学汉字,觉得撇、捺都没有问题。但林西莉从一个外国人的视角出发,为什么要撇,为什么要捺,追根问底,直至最后弄清楚。
    例如身体的“身”,甲骨文怎么写呢?是一个竖,一个源泉,一个点,底下一个小腿。林西莉认为,那个圆圈、小点里面有个小横,身子的身最早造的字是怀孕的妇女的形象,她还找到根据,说中国人现在怀孕的时候也有“她有身子了”的说法。林西莉就是这样一点点去弄清楚汉字的起源。
    《汉字王国》讲的都是和人生活有关的中国人最早造的字。这些字从哪儿来的呢?就是中国人的房子,走的路,坐的船……汉字里面表现的是中国人的生活,讲的是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汉字王国》一书影响力巨大,已经翻译成十几种外国文字,成为外国人学习汉字的“典范读本”。
    《另一个世界》 也推出中译本
    2016年,84岁高龄的林西莉将《汉字王国》编成一本给孩子的作品——《给孩子的汉字王国》,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述中国文字的起源和特点,带着孩子一起学习汉字。《给孩子的汉字王国》全书选入了200多个“基本汉字”,林西莉从这些字讲到中国古代人的日常生活,让孩子从汉字的形象中悟得意蕴,感受每一个汉字的美。
    除了《给孩子的汉字王国》,林西莉的另一部作品《另一个世界:中国印象1961~1962》最近也推出了中译本,主要记录了林西莉半个世纪前在中国的难忘经历。
    林西莉介绍,《另一个世界》主要描述了1961年~1962年的中国,描述了她是如何了解中国社会的。作为一名就读于北京大学的留学生,1961年~1962年的中国与林西莉所生活的欧洲反差巨大,她对好多事情不了解、不理解,但也对所历所见所闻感到好奇,所以她在《另一个世界》中的记述让人有种陌生感,有种探求、疑问的色彩。在1961年到中国学习之前,林西莉在瑞典出生、长大,毕业以后又到意大利、希腊,去了那么多国家,当时欧洲情况跟中国情况反差巨大。1961年、1962年当时的中国,在经过了“大跃进”之后,国家经济面临崩溃,所以全国人民都在饿肚子。林西莉在书里写下这样的细节:有一天早上,她发现北大学生全在树上待着,原来北大学生都在树上摘树叶。
    虽然遇到了很多不开心的事,非常陌生的事,但是林西莉不顾一切地爱上了中国、爱上了中国文化。在《另一个世界》中,她的回忆充满现场感和生活气息,留学生活的反教条抗饥饿,古琴学习的温馨激动,市集上生动的杂耍表演,观者寥寥的文物古迹,上海、杭州、广州、洛阳、西安等全国主要城市的独特游历……她对一砖一瓦、一事一餐都不放过,真切地写出了自己的感受和看法。
    值得一提的是,林西莉不仅把自己的回忆写在了书里面,还留下了那个年代珍贵的照片。《另一个世界》全书用了200多幅照片,林西莉从一个外国人的视角,能发现中国人不注意的东西,中国人觉得习以为常的东西,她觉得很新鲜,所以就记录了下来,这些照片更加真实地记录了1961年~1962年。
    林西莉从饥饿难耐地要逃离中国,变为深深地爱上了中国文化,从此一生无法自拔。今天,中国读者通过她的书,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位汉学家对中国的迷恋和好奇,还借她的眼睛从另一个角度看中国。(李福莹)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