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中教育”的确很“中”


    “一位教育研究者的理性思考,一位教育实践者的研究视角。”从商务印书馆配发的《中教育——一位中学校长的感悟》一书的推介辞中,不难发现此书的视角独特。西南大学教育学者张诗亚为该书题写的书序指出:“天有中,地有中,人有中,万物有其中,能寻中、问中,方能执中而得中,于是,教得其中,学得其中,教学有中道也!师生顺其中,天下归中矣!”这概括了《中教育》的“教育、哲学、文化”内涵,隐隐流露出对其爱徒的勉励和期待。
    “改变一种生活方式也许有坚强的毅力可以完成,但改变一种思维方式却相当于发动一场革命。”《中教育》一书的作者田宝宏坦言:“完成这场艰苦的‘革命’,我用了至少9年的时间。硕士、博士毕业至今,这场变革仍在进行中。”
    读书期间、茶余饭后,田宝宏与张诗亚先生讨论学术话题时,时不时脱口而出的家乡话里所夹杂的“中”字(此处读“zhōng”),让从事人文社会科学、深谙教育学之道的先生,常常一蹙眉、一颦笑。张诗亚先生特别提醒,汉字是华夏民族思维模式的物化形态,是使华夏民族特定的思维模式得以传承、发展的关键,每一个汉字都有丰富的内涵。
    田宝宏在研究中发现,河南人常说“中”。在河南人话语体系当中,“中”字四声全有,依据不同的语言环境,语调在四声之内不断变化,看似简单,却颇具特色。比如,向某人求证某件事情可不可以时,河南人问答如下:“你说,中还是不中?”“中,中,老中!”河南人发音是这样的:“中(zhóng)还是不中(zhōng)?”“中(zhōng),中(zhōng),老中(zhǒng)!”这里借助读音的变化,表达的不仅是一种认同,而且是一个思维、判断和价值认定的过程。正是在先生的点拨之下,“中”字进入了田宝宏的学术视野。
    中,在甲骨文里的意思是“插旗”,上下有旌旗和飘带,旗杆正中竖立。旗是号令,它插在哪里,哪里就是中心、中土,就是招集四面八方的人聚集的行动命令。“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春秋左传·成公十三年》),这表明一个国家所谓重大事务,就是祭祀祖宗神灵与战争。这样的观念,从春秋时代延续至今。共同祭祀,保佑我族,抑或是行军之前、重大节日之时的壮我军威,常常以“祭旗”的方式,号令四方。
    “中”字延伸而来,就是事物相对不变的规律性。甲骨文的“中”上下飘扬的是旗帜和飘带,他们随风而动,忽而向南,忽而向北,这正代表着大自然,虽然有固定不变的规律,但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所以既要认识“中”的稳定性,也要看到“中”会随着时、空的转移而有不同的表现,需要人们根据实际的情况去判断、分析、把握。
    “中”字本身,在田宝宏看来,兼具时间和空间两种基本属性。从时的角度讲,儒家谓立身行事,要合乎时宜,无过与不及,往往把“时”与“中”连起来,有“时中”之说。“蒙亨,以亨行,时中也”(《易·蒙》)。从空间的角度讲,“中”含有正当中之意。《易·乾》:“龙德而正中者也。”本书把代表了规律性、适当性的“中”作为一个符号,通过对当代中学教育存在的各种问题的探索,分析其出现问题的原因,进而积极找寻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作者多年理论和实践探索的成果总结。
    中学基础教育,无论怎么说,终归都要落到实践层面上。教育若能“时中”“正中”而“执中”,也许就能“得中”,学校教育便可以做到“恰如其分,适当其时,恰到好处”。“中教育”就是领略到了“中”字产生的智慧。“万物皆流,世事皆变,生生不息。在变化发展的万物之中,去把握人的发展,使之向善、明德,这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机械的程序推演过程,而是一个孜孜以求、没有终极、没有程式、没有套路的不断寻中的过程。‘精一执中’,继而‘修己达人,九德惠风’,便是中教育的核心。”《中教育》一书的作者田宝宏这样定位此书。
    该书不仅透露出作者对中原厚土、黄河文明及中学基础教育浓浓的人文情怀,而且作者对“中”字本身所蕴含的教育哲学文化的探源和实践,对中国当代社会颇具深远的价值和意义。(中国教育报记者 陈强 通讯员 王大昕)
    《中国教育报》2016年6月13日第10版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