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西方教师教育思想》有感
http://www.newdu.com 2024/11/25 09:11:49 未知 孙彩平 参加讨论
为教师描画“精神的同路人” ——读《西方教师教育思想》有感 前些天,《斯通纳》中的大学教师形象——无力或者不愿在外面的世界上竞争,不想在政界、商界竞争,甚至就是外面世界竞争的失败者,是外面世界的“弃儿”——引起的隐隐痛楚,在今天读完《西方教师教育思想——从苏格拉底到杜威》(谢延龙 著 福建教育出版社)后,终于有了些许的缓解。 尽管,作为教育的思考者,早已明了,教师职业的精神光环,早已被庸俗的现实主义涤荡殆尽。也深知,不只在社会的眼光中,很多教师自身,也不再以“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作为自我的职业期许。尽管也许很多人如同我一样,很难认同教师是“社会竞争中的失败者”“外面世界的弃儿”的说法,但也不得不承认,虽然教师编制的考试、竞争依然比较激烈,但教师入职原因的选项中,“稳定”“假期时间长”、待遇有保障等因素正占据越来越抢眼的位置。 在这个从“崇高者”到“常人”的跌落中,教师如何安放自己的职业灵魂?一个追求安逸和闲适的群体,用什么润泽追求卓越的心灵?正是出于对教师陷入“价值偏失迷宫”的深刻忧虑,谢延龙精心梳理了西方教师教育思想,以此为当下价值迷失中的中国教师,找寻一条“通道”。在当今的情形下,这样的努力者,也并不少见,但谢博士为教师开辟的这条通道,却别有一番风景。因为如果你沿着这条路走,会遇到“鲜活而卓越的同路人”“风格迥异但殊途同归的朋友”。 不同于常见的教师教育思想论著,用严密规范的学术逻辑概念体系堆砌通道,在《西方教师教育思想——从苏格拉底到杜威》中,谢延龙博士将西方思想史上对教师有过深入思考的思想者悉数请出,通过对其自身教育与思想者人生浓墨重彩的描画,让他们作为迷茫甚至沉沦中的教师的同路人,鲜活地出现在这个通道上,与阅读者一路前行,谈论自己对教师这一身份的理解与自己的教师人生。这样的设计,使得阅读过程少了专业学术作品对一线教师而言的艰涩,多了与卓越同行交流肺腑之言的亲切。不难想象,当阅读者意识到谁是自己的先行者与同路人,看到历史上这些卓越的同行,在现实生活中的困顿与误解中,在个人情感的挫折与孤独中,甚至在因为启迪自由思想而遭遇生命危险的情境下,依然在思考与导人向善的道路上执着前行的“教师人生”时,心中被唤起的感动。在这种情况下,阅读者很难不把一份安逸闲适的教师生活图景,悄悄转化为启蒙思想的使命。随着这种使命感在教师心中的扎根、生长,“依法执教、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廉洁执教”的要求,自然会因为其必然性而成为无需赘言的内在规范。 很多教师教育思想的论著,喜欢通过旁征博引,描画一幅至善至美的理想教师画像,以此为教师提供一个学习的榜样或者努力的标准。这样的教师画像纵然完美,对现实中的教师而言,却如同天上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女,与凡俗之身的自己之间存在天然的距离,亲近不得。教师纵然无法从认识论上否认这样的教师的美好,却不会产生成为这样教师的冲动。而且,这样的画像,因为至善至美而走向唯一,排斥任何一种不完善的或有缺憾的美丽。《西方教师教育思想》却为教师们提供了“食人间烟火”的真实教师群像,从而打破了教师的一元标准。 在这本书中,有衣衫褴褛、执着引导、以无知者身份与学生虚心讨论问题的苏格拉底;有历尽挫折、痛失至亲而不被人理解,依然锐意创新的杜威;有家庭教师出身、以系统的哲学思辨见长而孤独一生的康德;甚至没有回避思想的巨人、行动的侏儒的培根。在这些教师群像中,阅读者可能会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其中的某个人作为自己的职业榜样,也可能会在阅读其思想与人生的过程中,自觉产生“我不能做这样的教师”,或“我不能过这样的教育生活”的价值澄清式的反省。而这,正是谢延龙最关注的教师“自我的教育存在方式”的一种发现方式。 不难看出,本书在教师教育思想群像的勾画中,隐藏着对教师“且思且行”职业存在方式的推崇。被选中的教师教育的思想者,除培根和卢梭外,都有过这样那样的教师身份,对其中的多数人而言,教育是花费其大部分生命的实践活动,尽管并非是其生活的主要来源。这无异于告诉阅读者,不管选择做什么样风格的教师,思考对教师职业而言是必不可少的。甚至,将自己的思考写下来,与更多的同行交流与探讨,是教师除教学之外的一个重要存在方式,用句时髦的话来说,做“研究型教师”是所有让历史铭记的教师的共同特征。 《西方教师教育思想》是带领我们穿越教师价值“迷宫”的通道,是每位教师聆听西方历史上同路人的倾心长谈,是任何作为教师者澄清自我使命与存在姿态的引领者。(作者:孙彩平,系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教授) 《中国教育报》2016年3月21日第10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