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读书指南 > 读书文摘 >

南京大屠杀是否“虚幻”?——日军将士的目击记录

南京大屠杀是否“虚幻”?——日军将士的目击记录


    
    

根据国务院批复,自2014年起,每年12月13日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主会场下半旗,以悼念在那场大屠杀中遇难的生灵。这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南京大屠杀惨案铁证如山,已是不争的事实。
     
    可是,关于这场灾难,日本国内极少数人试图抹杀、掩盖、歪曲这段历史,甚至把近代日军残暴的行为说成是虚幻的。历史不容篡改,事件须辨分明,我们只需要出示日军在占领南京前后的目击证词,日本的上述说法就变得毫无说服力。


    


    南京大屠杀之所以成为历史认识问题的焦点,是因为它不仅是中日战争甚至是整个日军近代史上所犯下的最为残虐的暴行,它是对战争俘虏和一般民众所进行的一次大规模的、残暴的、有组织的掠杀、放火、抢夺、性暴力等。在海外诸国,南京大屠杀事件在发生当时就已经广为人知,但在日本国内,直到东京审判以后它才变成了著名的事件,成为中日战争中日军侵略性的象征。正因为南京大屠杀是极具象征意义的事件,所以想掩盖日军侵略性的人们再三否认其存在,或主张认为其规模很小。关于南京大屠杀,如果否定意见胜利的话,历史修正主义者便以此为依据,把近代日军残暴的行为说成是虚幻的。
     
    尽管南京大屠杀是历史上真实存在、难以否认的事实,但由于被屠杀人数不能确定的问题(主要原因是屠杀发生后,日军有组织地将遗体抛入长江)以及有关南京大屠杀的历史照片中被发现有伪造和不确定问题,这都为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被歪曲留下口实。
     
    以下列举典型的歪曲南京大屠杀历史事实的说法:
    

(1)并不存在大屠杀,只存在少数屠杀;
    (2)屠杀并非日军而是中国军队所为;
    (3)当时在南京的日本人并没有目击此次事件;
    (4)南京大屠杀后,南京人口反而增加,说到底,屠杀并不存在;
    等等。


    


    

反驳以上前三种说法,只需要出示日军在占领南京前后的目击证词,这类说法就变得毫无说服力。比如指挥攻占南京的日军第十六师团团长中岛今朝吾中将,在日记里就记载了1937年12月13日占领南京当天所发生的事情。
    

一、本日正午高山剑士来访。恰好有七名俘虏。立即让其试斩。
    二、到处可见俘虏,已经到了很难收拾的程度。
    三、执行不保留俘虏方针,一边收容一边将俘虏处理掉……很难迅速处理。
    四、仅让佐佐木部队就处理约一万五千人,让太平门守备一中队长处理约一千三百人,仙鹤门附近集合的约七八千人……
    五、处理这七八千人要相当大的壕沟,这样的壕沟很难找到。一个方案是将其分割为一百、两百之后,带到适当地方处理。

 
    日军以七个师团的主力部队约20万兵力包围南京地区,其中,司令部所在的第十六师团(京都)从南京的东南方向而非长江沿岸进攻,他们开展了所谓的试斩俘虏(杀害后进行掩埋)行为。日军一开始就采取不保留俘虏的方针,各部队将俘虏杀害后进行掩埋处理,有记录表明,仅第十六师团就留下了处理或要处理的俘虏近两万四千名。这种作战和信息前线中枢的师团长所留下的实时记录,对于历史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进攻长江沿岸的日军第十三师团山田支队中,也有很多日本军人记录了南京被占领前后的样子。步兵第六十五联队第八中队的少尉在1937年12月16日《远藤高明阵中日记》中记录如下:
    

午后零时三十分,俘虏收容所因发生火灾,命令出动,同日三时归还,同所朝日新闻记者横田氏听取一般情况,俘虏总数一万七千二十五名,傍晚接到军令将三分之一的俘虏拉到江岸射杀。一天供给一个俘虏两合(一合约150克)粮食的话,需征用百俵(一俵约60公斤)兵士自身供给,如今根本不可能,所以军队命令适当处分。

 
    从这里可知,为了避免给俘虏提供食物,日军方发出了这样的处分命令。第十三师团占领地区的一万七千余名俘虏,其中三分之一在长江沿岸遭到射杀。事实上,事发现场有朝日新闻记者(根据其他记载,现场还有东京日日新闻的办事处),但他们选择了保持缄默。
     
    在杀害俘虏事发现场的士兵也留下了记录。日军山炮兵第十九联队第三大队上等兵黑须忠信在12月16日的《阵中日记》中记录如下:
     

午后一点,我段二十名士兵为扫荡残兵目的向马风山方向前进。二十三天前抓住的俘虏支那兵一部五千名,带到长江沿岸用机关枪射杀,其后用刺刀随意刺杀,自己也仅仅在这个时候产生怨恨,狠下心来大概刺杀了三十名支那兵吧。
     
    爬到堆积如山的死人身上,拿出勇气刺杀,用力刺杀时,支那兵发出啊啊的呻吟声,有年老的,也有小孩,一个不留全部刺杀,借来大刀尝试着砍(支那兵的)头,这是我从来没有经历过的事。回来的时候,已是午后八点,手腕相当疲累。

 
    这个记录和之前远藤少尉射杀俘虏的记录完全符合,而且是在事发现场由刺杀的当事者所做的实时记录。还有,第十三师团的很多将士在日记中记录下他们在射杀俘虏之后从事将遗体扔到长江的工作。那些说南京大屠杀是“虚幻”的论者,如何解释这些将士的记录呢?
     
    目击大屠杀场面的日军将士大量存在,但那些事件发生后才到达现场的日本兵中,有人虽然看到了大量中国人尸体,却并不认为这是屠杀的结果。比如,第十六师团第十六联队交通特务兵小原孝太郎在12月24日的日记中记录如下:
     

朝岸壁往下看,波浪打到浅滩上,一片令人毛骨悚然的光景。沙滩上混杂着无数的横尸,有几百上千吧。南京激战肯定在这里落下帷幕,留下决定性质的一面。数也数不清的尸体横七竖八。敌人到这里,遭受水陆夹攻,受到致命打击。南京就是这样被攻陷的。

 
    他们虽然身处现场,但去的时间稍晚一些,因此看到堆积如山的尸体,便认为这是战斗的结果,没有意识到这是屠杀的场面。“当时在南京的日本人并没有目击此次事件”这样的议论,就是利用前述那种报刊记者保持缄默的态度,以及像小原孝太郎这样的士兵的记录,他们当初的记忆中就认为是战祸而非屠杀。
     
    还有主张南京大屠杀后南京人口反而增加论,因此否定屠杀的人,他们认为当时南京人口仅20万,能杀30万人吗?这种说法是有意识地将南京的领域过小设定,从而与通常意义上的南京所辖人口不一致,只是一种骗术罢了。
     
    说到南京,有南京市中的南京城区,也有南京城区中的国际安全区。屠杀在南京城区中心展开,结果,避难民众涌向国际安全区,那里的人口从20万人增加到25万人。主张南京大屠杀虚幻论者,试图用国际安全区的人口增加来证明不存在屠杀。而事实却正好相反,为躲避南京城区日军的屠杀行为,南京住民逃亡国际安全区,那里的人口出现增加,这恰恰证明屠杀的存在。
     
    至此,以上列举的歪曲南京大屠杀历史事实的说法,被一一反驳。除此之外,南京大屠杀期间,《纽约时报》《中央日报》《新华日报》等中外媒体,也均对这一事实进行了大量的揭露。南京大屠杀是日本军国主义在侵华战争中犯下的残暴罪行,铁证如山,国际社会对此早有定论。


    推荐阅读
    
    

    
    
    《日本如何面对历史》
    [日]山田朗 著
    李海 译
    人民出版社
    2014年7月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来源:以上内容摘编自《日本如何面对历史》,图片来自《日本如何面对历史》、网络
    责编:周凤玲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