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文白对照少年丛书》有感
http://www.newdu.com 2024/11/25 09:11:10 未知 朱元佳 参加讨论
给孩子“正直”的衡量标准——读少年丛书有感 谚语有云:树大自直。意思是说小孩子不用管教,小时恣意放肆些,长大懂事了自然就会好。可是小时候便弯曲的树,几年生长后又是否会正直呢?我不敢说。 又有“尽人事,听天命”一说,在孩子未长成之前,尽力给予他们正直的价值观念,让他们能够用正直的眼光去评判事物和人,我以为这不能够算作拔苗助长。 而《文白对照少年丛书》的再版(原名《少年丛书》,1908年由上海商务印书馆首印),对孩子和大人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如果大人一味地告诉孩子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孩子可能会感到厌烦、疑惑甚至不以为然,可能会失去自己判断的能力。看书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定要经历的,从书中汲取为人的智慧,树立合适的理想,培养健全的人格;这难道不比单调枯燥的教训来的温和而有效? 这一套书选取了二十八位中外伟人的生平事迹,用浅显易懂的文言加以叙述,每篇先叙述名人的生平传记,后加以作者的评论,根据时事,启发少年。所谓“少年强则国强”,孩子是中国的新生力量,社会的未来发展也终究会变成他们的节奏,因而现代儿童的知识质量、价值取向、性格理想都将成为我们要思考的方向。 二十八位中外伟人,有的是文采飞扬的诗人,有的是受人爱戴的帝王,有的是铁血战场的将军,每个人的身上都有作为伟人的优良品质。他们的丰功伟绩和独特的人格魅力在孩子的内心中埋下了一个个美好的种子,在潜移默化中将中华传统美德和其他优秀品质渗透进孩子们的脑海中,这些美好品格在他们长大成人的过程中慢慢抽芽生长,然后根植于心。这些故事对于孩子们而言或许只是模糊的一个影像。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对这个影像的记忆只会越来越深刻和清晰。这,也是我们最初所希求的,就是让孩子有一个正确的视角看待这个世界,内心有正直的信念。 值得一提的是,这部书采用的是浅显的文言,并在原文之后添加译文,最后还增加了作者的评论性文字。文言的阅读对年龄较小的儿童有一定的难度,但这也不失为一种文学素养的熏陶和培养。这套书对已经接触文言文的青少年也是一份很好的课外读物,可以通过它进一步了解文言叙事的手法和特点。 至于最后的评论,则在主题的表达上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在阐释事实的基础上,也呈现了作者的态度。在阅读人物生平的基础上,能够有较为客观有力的评价在其后,更有助于孩子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和认知,也进一步激发了孩子个人主见的养成,所谓“胸中有沟壑”就在此基础上渐渐形成。 最后,我们回归最初的主题,其实孩子的成长从幼时到成年期间会受到各类影响,是对孩子能否顺利“自直”的关键。因此,我们必须让孩子的内心有一个标尺,有最基本的准则,《文白对照少年丛书》所做的,便是给孩子“正直”的衡量标准。(朱元佳) 《文白对照少年丛书》(共28册) 孙毓修 钱智修 林万里 著 团结出版社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评散文集《简笔》
- 下一篇:读《大唐孔雀:薛涛和文青的中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