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苏沧桑新著《守梦人》
http://www.newdu.com 2024/11/25 10:11:46 未知 阎晶明 参加讨论
在极致处寻求新变——读苏沧桑新著《守梦人》 散文,本来是中国文学的正统,逐渐地变成了文学家的余裕。但当我们说某人是散文家时,那一定也是依据了某种不必争论的标准来确定的,让人觉得值得用“散文家”来对待。苏沧桑就是其中一个。 我视《守梦人》为一本散文集。书中分三辑:“他们的故事”“它和他们的故事”“我和他们的故事”。我是读完以后才弄清楚三辑的不同,“他们的故事”十余篇是每篇专写一个人;“它和他们的故事”近十篇是在每一篇把与一个人相关联的关键“物件”拟人化;“我和他们的故事”的不足十篇是专讲“我”与其中每个人物的往来故事。但三个分辑又有着统一的主题:梦。每一个人的执着、坚持、爱心、善行,都被比作一次用生命守梦的行动。 一个人的梦想和他的爱心和善行相融合,这是苏沧桑给出的主题结论。在“他们的故事”里,一个叫“老章”的清洁工在垃圾桶里捡到30万元现金。他矛盾过、犹豫过,这钱能不能拿。但犹豫只是一闪念,他通过电话找到了失主。这是一个拾金不昧的事迹,苏沧桑把它写成了一个关于生存和心灵的故事。她将老章的生活状况加上清洁工的待遇及社会声誉纳入到故事的讲述中,变得比报道更多重,比事迹更复杂。“黄鱼车夫”马张本来是黑车司机,却在日出日落的漫游中自觉不自觉地做了很多善事,这种身份与行动之间的错位,让这个普通的“好人故事”变得复杂,也更能打动人。酒店老板康康,用自己的宝马将两个失去父亲的女孩送回河南老家。这样的助人为乐又加进了康康个人的成长史和现实家庭的描写,显得更加立体更加温暖。 我猜想,可能是为了避免在叙述上掉入程式化,在“它和他们的故事”一辑里,苏沧桑使用了拟人化手法。还是普通人的故事,但她选取了最能体现这些平凡人不凡处的“物件”来传达主题。入殓师老康的手,针灸师薛瑶的银针,荣军护理员老殷的日记本……所有这些都会给读者带来一点点阅读上的不适应,但对于作者,却在费点心思之外带来叙述上的新意和方便,可以直接切入所要讲述的核心。 书中的每个人都是守梦人,这些梦想或为他人救助,或为自己幸福,点滴平凡是其本色,长年坚守是其品质,最可贵的一点是,作者没有呼吁这个社会最需要这样的人,那样可能会成为通讯;没有将人物塑造成一辈子都要做好事的好人,那样可能会变成英模故事。她始终记着自己从事的是文学,这点小小的心思并非是一个写作者为了完善自己的“自私”。为了防止千人一面,为了避免故事的趣味重复与无趣,作者在不同的文章中使用了叙述视角上的转换,切入角度的变化,以及叙述方式的切换。 当一个整体的构思确立,足够多的素材已经得到,分门别类的写法也已确定之后,作者的写作就会是一种推向极致的艰难过程。苏沧桑用一种创作者的善意和爱心,去表现人物的善良品格和仁爱行动。当然,朝着善良的目标写作自会达到高度,要写出新境界,还必须开辟更加广阔的艺术空间。这也是我所希望于作者的。(阎晶明)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谈谈长篇小说《装台》
- 下一篇:读《“心灵陪伴读本”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