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特·马多克斯·福特《好兵》:被遗忘的扛鼎之作(2)
http://www.newdu.com 2024/11/28 12:11:21 文艺报 丛子钰 参加讨论
在福特小说中,与叙事艺术同样重要的是它们的讽刺性。诚如海登·怀特所说,“作为一种艺术风格或文学传统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文学表现中讽刺模式的出现,标志着一种世界已老的信念。像哲学本身那样,讽刺剧意识到作为现实的一种想象,自己有所不足,因而‘在其灰色之上涂抹灰色’。这样,它做好了思想准备来批判一切与世界有关的复杂精密的概念化,并期待着回归一种对世界及其过程的神秘理解。”《好兵》这个题目本身就是福特对维多利亚英国社会的讽刺。爱德华身上具有那个时代要求的所有能用来评价一个“好兵”的品性,连情妇的丈夫道威尔都承认,“爱德华·阿什伯纳姆是那种看着非常干净秀气的男子,是个出色的长官、一流的士兵、最好的地主之一,在英国汉普郡大家都这么说。”而到了小说结尾,惟一还算正常的主角只剩下道威尔,他不过是个无所事事的美国富翁,一生的使命就是照顾弱者。“丈夫是个无知的傻瓜,妻子是个带着各种恐惧症的冷淡的色情狂。”道威尔这个角色一部分是对康拉德《黑暗的心》中马罗先生的摹仿。同这个傻乎乎的美国绅士相比,爱德华·阿什伯纳姆则高大、帅气,极端善良、负责、勤勉,却反复制造丑闻。福特在很多地方——不是人物的心理活动和行动,而是对这些心理活动和行动的评价里,充分显示出讽刺机锋。除了小说独特的叙事方式,作者还在多处表现出对一战前欧洲社会的厌恶。比如:“在打梅登太太耳光的时候,利奥诺拉无异于在抽打一个不可忍受的世界的耳光。” 小说《好兵》实际的复杂精微程度要远超上文的介绍,它的叙事技术、章节安排、讽刺意味和对丰富社会风俗的透露,都在多数同时代作家的水平之上。福特·马多克斯·福特影响过一代人,连康拉德都声称,自己写东西时不能读福特的作品,可见其“影响的焦虑”。而且,福特不仅创作过一系列讽刺性小说,还是位出色的评论家。文学和评论之路对于福特而言,可以说是家学,其父弗朗西斯·许佛就是位德裔音乐评论家,其母凯瑟琳·马多克斯·布朗,画家福特·布朗的长女,则是位艺术家兼模特。1924年,福特先后创办了《英语评论》和《跨大西洋评论》月刊,尤以后者影响颇广,可惜只办了12期,发行期间刊登的都是重头戏,甚至包括号称人类文学史上最晦涩的小说《芬尼根守灵夜》。福特还邀请了同在巴黎的海明威作《跨大西洋评论》的编委,很多“迷惘的一代”作家的名字都曾经在刊物目录上出现过。那是海明威从《星报》裸辞来到欧洲后的第一份工作,还是庞德推荐他来这里试一试的,他感到有点难以置信,专门写信给格特鲁德·施泰因和托克拉斯,问她们是否知道这个杂志,以此炫耀自己“被邀请”了。 一战前的英国社会在经历着资产阶级最后的黄金时代,即使对于敏感艺术家以外的中产阶级来说,世界也是既无聊又沉闷,当然他们不会这么说。谁也不知道,一场暴风雨正在向欧洲靠近,而暴雨前夜总是那么寂静。20世纪初的艺术总是这样,一边渲染着宁静以至于窒息的社会动静,一边用又可怕又期待的口吻描述着资产阶级人类的疯狂内心。对比“生活不是我们跳的小步舞曲,它是一座鉴于——里面关满了惊声尖叫、歇斯底里的病人,他们被捆绑起来,免得喊叫声盖过我们沿着陶努斯瓦尔德林荫大道行驶的马车车轮发出的隆隆声。”“如果说有什么实质性的灾难会降临在这个地方和这里的人们头上,那简直太让人难以置信。我告诉你,那里绝对宁静到了骨髓。”主角一行曾经定期生活在瑙海姆,一个位于德国的疗养地,以治疗爱德华的真心脏病和弗洛伦斯的假心脏病。我们会发现,20世纪的欧洲疗养地就是资产阶级道德沦丧者们的大染缸,“欧洲是罪恶的深渊,那里形形色色的放纵行为遍地皆是”,这里的人全部都已经或者将要染上孤独、压抑、冷漠、悲观的病态精神。这种叔本华主义的世纪精神隐疾传播极广,战后这种情况也并没有得到好转。也有一种说法是,这种颓废的艺术化精神状态来自汉莎同盟的解体,这个由吕贝克、不莱梅和汉堡三座德意志城市构成的同盟文化的特点是,珍惜政治自治,恋物,社会习俗保守刻板。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大国的胸襟 大国的气魄
- 下一篇:大国扶贫的巴中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