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略译注》前言
http://www.newdu.com 2024/11/26 12:11:06 易文网 唐书文 参加讨论
《三略》,原称《黄石公记》,因为它分为“上略”、“中略”、“下略”三卷,所以又名《黄石公三略》,简称《三略》。它的作者,前人有三种说法。一种是三国魏李康提出的:“张良受黄石之符,诵《三略》之说,以游于群雄。”(《文选·运命论》)这个说法,应该是东汉末年的一般看法,即认为《三略》是黄石公所作,张良所传。后来的《隋书·经籍志》著录《黄石公三略》三卷,注:“张良所传。”就是这个说法的继续。下邳神人,就是黄石公。第二种说法是唐张守节提出的。《史记·留侯世家》载圯上老人(即黄石公)授张良之书为《太公兵法》,张守节《正义》引《七录》说:“《太公兵法》一帙三卷。太公,姜子牙,周文王师,封齐侯也。”《史记·太史公自序》:“尚父……缪权于幽。”张守节《正义》:“言吕尚绸缪于幽权之策,谓《六韬》、《三略》,阴符工术之属也。”可见张守节认为黄石公授给张良的《三略》是吕尚所作。第三种说法以清姚际恒为代表,他在《古今伪书考》中否定了上述两种说法,认为《三略》在《汉书·艺文志》中没有著录,因而是后人依托之书。有人根据东汉末年建安年间陈琳在《进军赋》中始提到“《三略》、《六韬》之策”,又《中略》有“《三略》为衰世作”的话,认为东汉末年是《三略》成书的时代。 从《三略》的内容看,比较符合每种说法。如《上略》的“获城割之,获地裂之”,“为者则已,有者则士,焉知利之年在!彼为诸侯,已为天子”,以及《中略》的“夫高鸟死,良弓藏;敌国灭,谋臣亡。亡者,非丧其身也,谓夺其威废其权也。封之于朝,极人臣之位,以显其功;中州善国,心富其家;美色珍玩,以说其心”,都与秦末汉初的情势若合符节。所谓“《三略》为衰世作”,这个“衰世”应该是指天下大敌的秦末。第二种说法,把《三略》的成书时代提早到殷末周初,是完全无视了《三略》的文义、用词、句法都不古奥,与《尚书·周书》等周初的文章文体不类这样一个事实,因而是不可信的。第三种说法把成书时代推迟到东汉末年,显然没有注意到东汉初年光武帝诏书里就大段引用过《黄石公记》。《后汉书·臧宫传》记建武二十七年诏说:“《黄石公记》曰:柔能制刚,弱能制强。柔者德也,刚者贼也;弱者仁这助也,强者怨之归也。”“故曰有德之君,以所乐乐人;无德之君,以所乐乐身。乐人者其乐长,乐身者不久而亡。舍近谋远者,劳而无功;舍远谋近者,逸而有终。逸政多忠臣,劳政多乱人。故曰务广地者荒,务广德者强。有其有者安,贪人有者残。残灭之政,虽成必败。”所引正是《上略》和《下略》里两段旖,除个别字与今本《三略》有异外,其余皆同。这条资料,可以使第三种说法不攻自破。 《隋书·经籍志》在“《黄石公三略》三卷”下注道:“梁又有《黄石公记》三卷。”实际上不仅自汉至坍塌有梁有《黄石公记》这个书名,直至唐代,李善注《文选》时还不止一次引用过《黄石公记》,可见唐代犹存此名。如陆士衡(机)《门有车马客行》“亲友多零落,旧齿皆雕丧”注:“《黄石公记》曰:‘王聘旧齿,万事乃理。'”今本《三略》“王聘”作“主任”。又如张景阳(协)《七命》“单醪投川,可使三军告捷”注引《黄石公记》:“昔良将之用兵也,人有馈一箪之醪,投河令迎流而饮之。”今本《三略》作“昔者良将之用兵,有馈单醪者,使投诸河与士卒同流而饮。”这些文字上的差异,是古代引书大抵只用其意,文字上不考究所造成的。 《三略》既是秦末汉初的作品,为什么《汉书·艺文志》中不著录呢?据《汉书·艺文志》说:“汉兴,张良、韩信序次兵法凡百八十二家,删取要用,定著三十五家。诸吕用事而盗取之。武帝时军政杨仆捃摭遗逸,纪秦兵录,犹未能备。至于孝成,命任宏论次兵书为四种。”这“四种”就是《汉书·艺文志》所著录的“兵权谋家”、“兵形势家”、“兵阴阳家”、“兵技巧家”。《三略》应属于“兵权谋家”,但显然它是“捃摭遗逸”、“犹未能备”的一种,所以任宏论次兵书时没有它,《汉书·艺文志》也没有著录它。从后来光武帝能讲到它来看,它一度流散在民间是无疑了。 东汉末年以后,《三略》的知名度逐渐提高,文人作文,常写到它。除上面提到的陈琳《进军赋》和李康《运命论》外,如: 袁宏《三国名臣赞》:“《三略》既陈,霸业已基。” 谢灵运《撰征赋序》:“法奇于《三略》,义秘于《六韬》。” 徐瑗《与章司空书》:“未聘《三略》,非劳六奇。” 庾信《侯莫陈道生墓志》:“独运六奇,专精《三略》。” 虞世基《讲武赋》:“九攻既决,《三略》已周。” 骆宾王《姚州破贼露布》:“《三略》训兵,五甲誓众。” 苏晋《送张说巡边诗》:“祈父万邦式,英猷《三略》传。” 卢敬《授李思敬马殷节度使制》:“究《六韬》《三略》之微,得十围五攻之要。” 韩愈《郾城夜会联句》:“军门宣一令,庙算逮《三略》。” 《黄石公记》之名,后来遂为人所淡忘。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俞平伯《红楼梦研究》跋
- 下一篇:《四书章句集注》出版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