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龛品物 雅俗共赏
http://www.newdu.com 2024/11/16 06:11:41 古籍新书报 刘景云 参加讨论
智龛,上海著名古金石书画专家郭若愚先生斋号。郭若愚,1921年出生,上海人,毕业于原光华大学。先后从邓散木、阮性山、郭沫若习金石、书法、绘画、篆刻及古文字、考古,接触文献广,经眼文物多,著述宏富,多考据辨伪,尤擅甲骨、六国古文字,更长于器物考辨。所著有《殷契拾掇》、《殷契文字缀合》、《战国楚简文字编》、《太平天国革命文物图录》、《篆刻史话》、《红楼梦风物考》、《智龛金石书画论集》等。 《智龛品钱录》、《智龛品壶录》、《智龛品砚录》是智龛先生品物系列,是对传世的厌胜钱、紫砂壶及经眼名砚所作的考评,多俗语趣事。 我国的货币史源远流长,它在经济流通中起重要的作用。基于我国文化的特征,人们借助于货币的形式,在金属货币上铸造各种吉祥文字和图案,以表示良好的祝愿。它不是货币,不参加流通,这就是所谓的厌胜钱。西汉以后更趋流行,南北朝时有钱谱专著收录和介绍这种钱。厌胜的原意是诅咒厌伏邪祟,《说文》:“厌,笮也。”徐锴《系传》:“笮,镇也,压也,一目伏也。”“厌”通“压”,故厌胜钱也称压胜钱。 厌胜钱大都作品玩之用,故有玩钱、花钱、绘钱、吉祥钱、民俗钱、杂钱、魔钱之称。智龛先生据用途将这些钱分作:纪念品、厌胜品、供养品、娱乐品、凭信品、戏作品和吉语品七类,简述这些钱币的来龙去脉,煞有趣味。本书收钱五十四种,介绍佛道神仙人物的有释迦、观音、老子、八仙、西王母、东王公等,民间传说的有牛郎织女、嫦娥奔月、唐僧取经、高祖斩蛇、钟馗捉鬼、刘海戏蟾、送子娘娘等,另有历史人物以及民俗龙凤呈祥、福禄寿喜、阴阳五行及天干地支,十二生肖亦占不少比例。这本书可以使人们获知不少民俗民风的故事。 紫砂陶壶主要以宜兴陶器为主。陶器,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壶的出现,甲骨文中也有“壶”字,距今至少四千年。砂壶的制作始于明代后期,宜兴紫砂壶最初是金沙寺僧烧造的,侍童供春旁观暗暗习之,最后成为名工。供春,一作龚春。现有最早的供春壶传世。传至时鹏、董翰、赵梁、元畅,称“万历四大家”。时鹏传子时大彬,称“时壶”,制式朴雅,质地温润,色如猪肝。其后天启崇祯都有制壶高手。清康熙时有陈鸣远,善制瓜果,几可乱真,成制壶名家。嘉兴的沈存周制锡壶,有锡包壶的出现。乾嘉时杨彭年制壶不用模子,创为捏嘴,于随意中亦见天然之趣。嘉庆年间的陈曼生,与杨彭年结识,创茗壶十八式,于每一样式均题有铭文,亲自制作,文人雅士称之为“曼生壶”或“曼壶”。他们的紫砂茗壶造型,经历近二百年,一直影响到现在,在砂壶艺术史上称得上是一个特殊的里程碑,其后也有高手继承。至道光以后,外患日甚,宜兴制壶业衰微。咸丰时,更趋凋零。晚清壶业稍有振兴。本书就传世名壶作一些介绍,由于“曼生壶”的影响较大,介绍曼生的篇幅较多,是壶史上承前启后的关键。 智龛先生的品砚录,先从砚史着手,述我国古代已有砚笔,甲骨文中有毛笔书就的。有笔就一定有砚,“砚”通“研”,《说文》:“研,磨也。”古人将墨色和颜料放在石砚中,用杵状石研磨成细沫。汉魏两晋砚多三足圆盘型,北朝盛行方形四足石砚。由于隋唐已用烟煤和胶制墨,不用研石,因之砚石材质、形制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早先砚多用天然砾石,隋唐以后渐渐以陶泥烧制而成,形式日趋多样。隋唐盛行龟式、屐式、箕式或山峰多足型。此时发现的端石、歙石、鲁石、洮石都是上佳造砚材质,这些材料坚实、滋润、细腻、发墨,而且存有许多天然纹理,十分精美,便于凿刻加工。譬如端石中的金脑冻、蕉叶青、冰纹、星眼,歙石中的罗纹、眉子、金星、鱼子等都是砚石上品。许多传世名砚都经名人之手,其价值更可观。本书收有名砚北宋二方、南宋一方、明七方、清二十方、近代五方。譬如北宋晁补之著书砚,得之王安石故里,至明代万历间经由徐渭鉴定,藏于山阴诸大绶,明代书画家青藤为之题识,实为难得。又南宋岳飞遗砚,据题识,知此砚经谢枋得、文天祥、鲍恂、王守仁、董其昌、陈继儒、朱彝尊过目经眼及收藏,而智龛先生仅得杨守敬所藏该砚拓片,得以考定。另外,明代莫是龙、八大山人、谢道承、黄媛介,清代的金农、丁敬、钱坫、伊秉绶、张廷济和近代吴昌硕、章炳麟等砚,都可称稀奇之物。 智龛先生品物系列,都有实物照片、拓片比对,文笔流畅,读来既获取知识,又赏心悦目。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段玉裁与《经韵楼集》
- 下一篇:通草画——19世纪广州的城市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