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一条大河的源头
http://www.newdu.com 2024/11/24 12:11:36 文艺报 文 卿 参加讨论
光等同于温暖,绿色等同于希望。一说“闲适”,林语堂便浮现脑海。一个词一个符号触发相关链接,两者建立起一种自然而然的条件反射。“闲适”是对生活的一种态度,是一种情趣,一种艺术,一种境界。烟斗,长袍,微笑,林语堂闲适的形象就这么呼之欲出,深入人心。 林语堂在文学、语言学、历史学和中外文化交流等领域都有建树。他的成就白纸黑字,文字为证,著作颇丰,兹不赘。林语堂一生求学,工作,结婚,生养孩子……还要参加社交应酬,写作、编篆词典,发明打字机……哪样都不是省心的事,哪件都要花时间,他一天也只有24小时,那么忙还不烦不躁,闲庭信步。像《生活的艺术》里,花卉种植、衣衫、睡眠等艺术人生皆有娱乐方法,保持淡雅天性,闲适生活,“半在尘世半为仙”。我们总想学习林语堂的闲适,但只能仿个样子,里子是远远达不到的。就像蒙娜丽莎的微笑,谁也学不了那种神秘和韵味。林语堂的微笑同样难于被模仿和超越。 林语堂的闲适来自内心的强大与乐观,而开启他内心强大与乐观的应该是他快乐的童年,在漳州平和的那10年,他宝贵的不可再造的童年。林语堂真正的人生路也许可以从1905年他10岁那年第一次乘坐浅底小舟沿西溪而下去厦门求学时算起,前面10年是他储备能量,打造人生底色的10年。 更往前一些呢。我们总喜欢追溯名人的小时候,连带他的父母,因为再宽广再深邃的河流也有它的源头。福建漳州芗城区珠里五里沙有一片香蕉海,郁郁葱葱,绿波层层铺开去,有屋檐亭角隐约可见,栈道起伏有致,曲径迤逦。林语堂纪念馆就坐落在这里,是中国大陆第一家林语堂纪念馆。 五里沙是林语堂的祖籍地。林语堂的父亲林至诚24岁入教会的神学院,26岁那年被长老会派至漳州平和坂仔,成为牧师。那时还没有林语堂呢。但一环扣一环,24岁入教会神学院是林至诚人生的转折点,默默想去,冥冥当中,也是林语堂的。林至诚9岁时,其父被太平军拉去当脚夫,从此下落不明,生死两茫茫,母亲是普通的农妇。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林至诚“做过卖糖饵的小贩,曾到牢狱中卖米,又曾卖过竹笋”,如果林至诚没有入神学院,没有接触传教士,自力更生、一生为养家奔波的林至诚也许视野不会那么开阔,不会“以超进步而知名”(林语堂《八十自叙》),不会想到送孩子到上海接受西式教育,当然也许就没有后来的林语堂了。这都是后话了,当时林至诚奔向平和时,一切还是未知数。但他会全力以赴,因为未知,所以玄妙。林语堂认为他父亲“对于一切新东西和全世界之好奇心和诧异之情当不在我个人之下”(《林语堂自传》)。林至诚夫妇从五里沙开始,前途未卜,但仍勇敢出发。我想举家迁往坂仔那日,林母一定依依不舍,频频回首,林父对她说:“我们还会回来的。”几十年后,林语堂的父母回到了五里沙,安息在香蕉林中。而他们的儿子林语堂则在更为辽阔的天地翱游。 林语堂的父亲林至诚天生机敏,想象力极强,而且十分幽默,在布道时喜欢讲些笑话,让人感到很可亲。在家里,他要求孩子之间要友好和善,脸上带笑容,不能吵架,他自己也不是高高在上的一家之主,而是视为家庭中的普通一员,他营造了一种民主、开朗的家庭氛围,他对待生活的态度与性情,对林语堂乐观、平和、幽默与闲适性格的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林至诚十分重视子女的教育,不仅亲自授课,讲解古诗文,甚至卖掉祖宗产业供孩子上学之用。他鼓励子女学英文,看西方书刊,盼望子女有朝一日能读上“圣约翰大学”“牛津大学”“柏林大学”。这位被林语堂称作“不可思议的理想家”的父亲最终实现了他的愿望。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