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学文 人物传记的“三名主义”
http://www.newdu.com 2024/11/25 12:11:02 解放日报 newdu 参加讨论
史源于事,事源于人;无人则无事,无事则无史。从某种意义上说,读传记便是在读历史。 传记因为讲人的故事,故而爱读者不少,但若想在故事的曲折之外,还有些其他收获,则对读本要有所选择。商务印书馆出版名人传记渊源有自,上世纪初林纾所译传记可谓木铎启路,如今汇涓成流的“世界名人传记丛书”又出新版,不仅装帧更见精致,且开了不少新篇。 成就一套好书,需要十分用心。“世界名人传记丛书”所选传主是各时代、各国家、各民族的名流巨擘,作者、译者亦是博古通今的名家,这“三名”主义,实为读者做好了去芜存菁的工作。 为什么要读传记 为什么要读名人传记? 因人总有好奇心,对名人的人生轶事不免有“窥探”之心。由着这份好奇出发,在跟随传主经历一番人生起伏之后,人们在唏嘘之余多半能有所收获:多多少少能比读之前更好地理解传主思想的形成与转变,进而能理解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并懂得他给时代带来的影响。 分而述之,若读的是文学艺术界的名人传记,则有助于人们结合传主的具体经历,理解他的创作理念和作品风格。举个例子。很多人在海滨度假时,常爱引用那一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来表达自己的欢愉,但若是了解作者海子的生平,便可知该首小诗写于海子自杀前两月,很难说诗的底色真如字面显现的那般温暖。显然,结合作者的生平来念这诗句,可以领会到更幽深复杂的意境。 若读的是政治军事界的名人传记,则能让人们从传主的特定视角去审视一段历史,在宏大叙事中窥见许多人的细节,历史由此变得生动起来。史源于事,事源于人;无人则无事,无事则无史。从某种意义上说,读传记便是在读历史。 再若读的是科学发明界的名人传记,虽然普通人并不一定能理解其科学理论,但阅读的过程,依然能让我们感受到人类在认识大自然的路上所经历的种种艰辛,愈加了解科学精神之宝贵,与科学发展之不易。胡适在一次谈自己读巴斯德传记的感受时说:“巴斯德是15世纪中法国的化学家……这一个科学家的传记,使我这个外行人一直看到夜里三四点钟,使我掉下来的眼泪润湿了书页。我感觉到传记可以帮助人格的教育。” 总而言之,阅读人物传记,可以让我们以人为线索,从人的角度去看待历史。毕竟,历史是人造的,人是历史的主体。阅读传记,是以更人性的方式了解过去,从而更好地了解人类自己。 能够永久流传于世的,除了伟大的人性,就是思想的光辉。而实现伟大人性与光辉思想叠加的,便是伟大人物的传记故事。 读什么样的传记 在一些人眼里,所谓传记便是那些成功人士的成功故事。当下此类“成功人士”的传记确也是铺天盖地,满纸透着“我的成功可以复制”的“简单粗暴”的诱惑。坦白说,读这样的书,除了或许有一种虚空的励志,于心灵的健康成长终究并无裨益。 既然书被喻为精神食粮,这食粮便有健康与垃圾之分。而近日读商务印书馆新版《世界名人传记丛书》,当可谓是传记作品中的“健康食粮”。 商务印书馆的名人传记渊源有自,上世纪初林纾所译传记可谓木铎启路,民国期间又编撰而成“英文世界名人传记丛书”,及至上世纪九十年代,汇涓成流的“世界名人传记丛书”已是广为传布,如今又出新版,不仅在装帧上更见精致,且又开了不少新篇。 书好,源自其在近百年的时间里,始终坚持的“三名”主义。 “一名”为所选传主均为各时代、各国家、各民族的名流巨擘。已出的26本传记,按传主所在领域被分成四种封面颜色:褐金色为政治军事名人,如彼得大帝、维多利亚女王、林肯、罗斯福者;蓝金色为思想文化巨擘,如亚当·斯密、罗素、黑格尔等;黄金色为文学艺术大家,传主中有巴尔扎克、歌德、巴赫、柴可夫斯基等;绿金色给予了科学发明界的“明星”,爱迪生、哥伦布、布鲁诺、达尔文等纷纷亮相。 “二名”为传记作者本身即为名家,最佳的例子莫如《维多利亚女王》一书。作者斯特莱切开创了现代传记文学之先河,这部代表作初版于1935年,当时便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在他的笔下,维多利亚女王,“欧洲的祖母”,是如此有血有肉,而透过她,我们又得见女王丈夫亚尔培、数任首相及其他政治人物的身影。再如《罗斯福传》,尽管罗斯福的传记不少,但商务挑选的是普利策奖得主、历史学家詹姆斯·麦格雷戈·伯恩斯的作品。《林肯传》作者本杰明·P·托马斯,则是研究林肯的权威学者。 “三名”为译者亦是博古通今、大有学问。还是以《维多利亚女王》为例,译者卞之琳是著名的文学评论家和翻译家。 有了这“三名”主义,这些传记便在品质上有了保证。我不能详述每一本的特点,但笼统来说,它们的共同点是:既让读者看到了当时时代与世界对传主性格、命运的影响,也让读者看到了传主对当时及以后时代与世界的影响。 传记读的是什么 听说著名美籍华人数学家丘成桐,一本《史记》走到哪儿带到哪儿,百读不厌。数学家读《史记》,读的是什么? 对于这个问题,梁启超曾经这样回答。他在《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一文中谈到“二十四史”读法时指出:“读名人传记,最能激发人志气,且于应事接物之智慧增长不少,古人所以贵读史者以此。”直译过来即是,读名人传记可以使人聪明起来。 网上也有各式文章对这一问题予以解答,多数的意见是:读了名人传记,当感受到名人、伟人的气概,从而长了自己的气概。我曾读到这样一段话,可谓精辟:“传记是传主成败得失之记录。传记讲解传主之成败得失:讲善恶可也,讲贤不肖可也,讲毁誉可也,但均不及讲智慧、讲成败得失来得根本。名人之跌倒与爬起、之挫败与新生,正是后人入世立足之航标灯、之后车鉴、之警示牌。解读传记,尤其是解读名人之传记,恰如为自己‘主政’请来无数大智大勇之‘垂帘听政者’。” 而我则更认同法国著名传记作家罗曼·罗兰的观点,1903年,他在《贝多芬传》的前言里写道:“所以不幸的人啊!切勿过于怨叹,人类中最优秀的和你们同在。汲取他们的勇气作我们的养料吧!倘使我们太弱,就把我们的头枕在他们膝上休息一会吧。他们会安慰我们。” 也许,这份安慰比励志更有温度。 “世界名人传记丛书”书目 文学艺术类 《巴尔扎克传》[法]亨利·特罗亚 《巴赫传》[德]克劳斯·艾达姆 《柴可夫斯基传》[德]克劳斯·曼政治军事类 《罗斯福传》[美]詹姆斯·麦格雷戈·伯恩斯 《林肯传》[美]本杰明·P.托马斯 《彼得大帝传》[前苏联]B.B.马夫罗金 《维多利亚女王传》[英]里敦·斯特莱切 《茜茜公主》[奥]布里姬特·哈曼 《杰斐逊自传》[美]托马斯·杰斐逊 《西塞罗传》[英]伊丽莎白·罗森 《马拉传》[前苏联]阿·列万多夫斯基 《克劳塞维茨传》[德]威廉·冯·施拉姆思想文化类 《托克维尔传》[英]拉里·西登托普 《罗素自传》[英]伯特兰·罗素 《亚当·斯密传》[英]约翰·雷 《苏格拉底传》[英]A.E.泰勒 《黑格尔传》[美]特里·平卡德科学发明类 《爱迪生传》[前苏联]拉皮罗夫-斯科勃洛 《哥伦布传》[美]塞·埃·莫里森 《逃亡与异端—布鲁诺传》[法]让·昊西 《达尔文回忆录》[英]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 《居里夫人传》[法]艾芙·居里 《爱因斯坦传》[美]亚伯拉罕·派斯 《巴斯德传》[法]帕特里斯·德布雷 《伽利略传》[前苏联]鲍·格·库兹涅佐夫 《海森伯传》[美]大卫卡西第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何家炜 既然一切都在流逝
- 下一篇:黄希玲 新一代学习词典的新理念、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