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新中国70年来的古代文学研究,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49年到80年代,第二个阶段从90年代至今。前者以其强烈的政治色彩和理论先导为特色,与民国以来的学术判...
内容提要:拓本是金石学的中心,拓工是拓本生产和传播过程中的关键人物。晚清著名金石学家缪荃孙格外重视拓工,他与很多拓工保持密切交往,其中包括李云从、聂明山、黄士林、...
内容提要:在中国文学与图像的关系史上,汉代是一个重要的阶段,其帝国图式的构建、天子礼仪的形成、物质形态的拓展、象数思维的特征、德教传统的确立,为其文图关系的背景;...
赋圣司马相如曾以《子虚》《上林》《大人》三篇赋作而三度震惊“汉主”,又以《长门赋》复得“千金”之重,以《哀秦二世赋》讽“秦政”以喻“汉政”,皆闻名赋坛,至于其《美...
内容提要:回文词的创作发展到清代达到了最高峰,不仅题材内容有所扩大,形式上也有了更多的变化。一些从明代开始出现的因素,如通篇回文和诗词互动的方式,在清代得到了广泛...
苏东坡这个人物是非常伟大的,他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有非常多的内容可以介绍,今天,我想先从苏东坡生平轨迹上的一个点切入。 高风亮节的政治家 北宋后期,王安石得到当时的皇...
内容提要:《箧中集》诗人和顾况的部分五七言古诗,在表现上虽有较多差异,但其直白与艰涩相兼容的语调特征基本相同,都是在效法汉魏的同时对古诗传统声调的逆反,是中唐前期...
本文是一篇驳难之作。它针对历代在评价江西诗派开山祖师黄庭坚的“夺胎換骨、点铁成金”说所作的不公之论而发。黄氏此说,历来被许多人讥评为提倡“蹈袭剽窃”。本文作者对此...
一 武帝重用乐府的原因 《汉书·礼乐志》曰: 至武帝定郊祀之礼,祠太一于甘泉,就乾位也;祭后土于汾阴,泽中方丘也。乃立乐府,采诗夜诵,有赵、代、秦、楚之讴。以李延年为...
内容提要:唐代文学批评的价值何在、地位如何,学术界至今仍莫衷一是,亟待从总体上予以说明并作出切实的分析。唐代诗学的特点在于“规范”,而“规范诗学”的要义在“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