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新世纪的杜甫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在文献整理、生平交游行迹、诗体研究、艺术的多维探索、杜甫思想、阐释批评与影响接受等方面,都有重要推进,下面分别介绍。...
《红楼梦》自诞生以来,不同时期的接受者往往热衷于从“索隐”的角度对作者、文本展开评阅,形成了蔚为大观的“索隐派”红学。学界提及“索隐派”红学时,主要指向采用拆字、...
《红楼梦》自诞生以来,不同时期的接受者往往热衷于从“索隐”的角度对作者、文本展开评阅,形成了蔚为大观的“索隐派”红学。学界提及“索隐派”红学时,主要指向采用拆字、...
摘要:变异学的重要创新理论之一,是文学他国化研究。"变文"是伴随着佛教中国化、世俗化的进程出现的一种说唱题材的通俗文学作品。它作为中国古代文明与印度文明互鉴与交流的成...
近年来,康熙博学鸿词科与清代诗歌演变之间关系日益受到学界重视,产出了不少研究成果。其中《康熙博学鸿词科与清初诗坛》(张立敏著,人民出版社2019年8月版)辨析了博学鸿词...
牛运震的《春日兖州览古赋》 牛运震的《春日兖州览古赋》是一篇长达三千多字的骈赋。此文以春游为线索,介绍清代兖州府及所属州县的历史人文名胜古迹。其素材多取材于地方史志...
摘要: 在建构起以华夷五方为基本内容的天下观后,周人设计了一套职官系统来管理和沟通夷夏。在这一系统中,四夷乐官和象胥的具体职能与早期文学的关系最为密切。其中,四夷乐...
内容提要: 东魏邺城形成了一个文士交游圈,史称“邺下言风流者”,可视之为邺下风流。其成员皆出自北魏洛阳时代的文化高门,延续着旧有的权贵网络。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邺下新...
牛运震和胡天游 牛运震去世后,其父所撰《行状》说:“在蒲时,交江南名士胡稚威,咸相欢,依依不忍舍。”蒲指山西蒲州,胡稚威即著名诗人胡天游。 胡天游(1696~1758),字云持...
敦煌碑铭赞文书是敦煌修功德记、墓志铭、邈真赞等人物传记文献的简称。上起于唐初的《常何墓碑》写本,下迄宋太平兴国五年(980)《李存惠墓志铭并序》,前后约360年。除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