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国家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塑造和传播自身形象。较之其他领域,文学以其独特的建构与维护、批判与整合功能,成为塑造和传播国家形象的重要载体。文学作品对外传播中所塑造的中...
当电影和视觉文化让人的想象力退化,文学用语言重建人与世界的关系。因此,文学将永远具有生命力。 小说比电影的优势在哪里? 电影在哪些地方比不过小说? 这是时代的重大问题...
精神分析作为一种富有科学色彩的对人性、人情、人心进行深度解释的方法,作为曾广泛应用的临床心理治疗实践,以及作为一场颇有声势、影响遍及各个学 术领域的国际性运动,在...
在中国古代,散文是最古老、最丰富的文体。殷商时代有了文字,也就有了记载历史的散文。到了周朝,各诸侯国的史官进一步以朴素的语言、简洁的文字记录列国间的史实,如《春秋...
内容提要:大数据(Big Data)对传统研究产生了极大影响,也为文学地理学学科在更为深广的领域拓展,提供了技术支持。融文学、史学、地理学、地图学等诸要素于一身的行录笔记,是文...
观有品无在中国艺术公心的涵养与运用中具有一种重要性。中国艺术公心是我提出的一个术语,表示由宗白华、方东美、唐君毅、徐复观等前贤探讨的“中国艺术精神”概念[i],在艺术公...
前世的经典不只是为后世造成“影响的焦虑”,同时也是后世文学之源。文学不都是由现实到文学,有的是从文学到文学。《诗经》为中华民族最古老的歌唱,对后世之诗有开启之功。...
宋诗的意象系统在生发机制、文本性能、语言结构三个层面发生转型,体现出唐宋诗美学风格的转变和差异。唐诗得其丰腴,宋诗胜在筋骨,两者争流,各尽其妙。 唐中叶以后,中国古...
现代中国白话散文在第一个三十年里偏重于对中国古代言志派“古文”传统的转化,而在第二个三十年里偏重于对中国古代载道派“辞赋”传统的吸纳,到了第三个三十年里出现了多元...
内容提要 “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子上”语出晚唐宰相郑綮,标志着灞桥意象由具体的情感指向到抽象诗思指称的转变。这种转变既基于灞桥意象本身的成熟与深化,又受到晚唐清冷枯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