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九回里,贾政听了下人李贵关于宝玉读书情况的汇报,得知宝玉正在读《诗经》第三本“呦呦鹿鸣……”,训斥道: 那怕再念三十本《诗经》,也都是掩耳盗铃,哄人而已。……就...
《红楼梦》原名《石头记》,书里第一回就说了,实际版本也是如此,脂评本、戚本、列(宁格勒)藏本都叫《石头记》。 本书第一回里还提到另外的书名:《情僧录》和《金陵十二钗...
《红楼梦》第三回描写宝玉第一次与黛玉见面: 宝玉……又问黛玉:“可也有玉没有?”众人不解其语,黛玉便忖度着因他有玉,故问我有也无,因答道:“我没有那个。想来那玉是一...
在《红楼梦》中,贾宝玉生而衔之的那块玉是一个关键性的部件。第一,它是贾宝玉此人的另一个“我”,它是宝玉的物格化,也就是说贾宝玉公子是这块玉的人格化,它们互为主体。...
许多专家都高度评价《红楼梦》的反封建意识。例如宝玉最讨厌仕途经济、读书上进、功名利禄、修齐治平那一套,并以对此说“不”作为择友的标准,深深赞扬黛玉从不说那一套“混...
《红楼梦》的主人公贾宝玉喜欢女孩子,他的名言“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匪夷所思,很有表达力、想象力。 或谓这也是反封建。可能,至少客观上是对封建社会重...
内容提要: 汉末建安时期的诗文写作将基本合于后世文艺学观念的文学独立于经、史、子以外,这也是一般所说的文学的独立,随着文学写作的普及,对作品的评陟自然而然会发生,这...
浙江桐庐的严陵濑,又称七里滩、七里濑等,相传为东汉人严子陵隐居垂钓之处,是唐代诗路中的重要山水文化意象。最早记录严子陵的文献是东汉的《东观汉记》,此后还有西晋皇甫...
天宝前后,杜甫的两次移居很值得注意:一是约开元二十九年(741)从位于洛阳之南陆浑山的陆浑庄移居到洛阳之东首阳山的土娄庄,二是天宝十三载(754)移居到长安杜曲。两次移居...
《将进酒》是李白诗歌名篇,近些年经央视《经典咏流传》等现代传媒播扬,更是天下传诵,尽人皆知,其社会普及度几乎赶上了《静夜思》。然而,如同《静夜思》文本有宋本和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