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高阳:拘泥于“局部真实”

    2017-10-17

    写人情,高阳写出了怨而不怒,冷静客观的气质;写斗争,高阳切中了权力欲望对人性的腐蚀;写风格,高阳更为读者勾绘出一幅绚丽壮阔、气质非凡的景致,堪称一部民俗变迁史。然...

  • 读剧:文学阅读的支流

    2017-10-17

    戏剧作品呈现在舞台、荧光幕、银幕之前,都会经过一项导演与演员们共同“读本”、“读剧“的排练。但现在,即使不是演员,也可以有机会亲自体验这样有趣的过程了。 从去年11月...

  • 方成幸亏当年无“视”可看

    2017-10-17

    方成,男, 1918年出生,原名孙顺潮,著名漫画家,《人民日报》高级编辑,现任中国新闻漫画研究会名誉会长,主要从事漫画的创作及漫画幽默理论的研究工作。自 1946年开始从事漫画...

  • 古稀之年的米兰•昆德拉

    2017-10-17

    (左图为晚年的昆德拉,右图为《无知》的封面) 今年4月1日,定居法国的捷裔作家米兰·昆德拉已整整75岁。这位以讽刺文风著称于世界文坛的作家自嘲地说道:“我在4月1日愚人节这天...

  • 地下铁里杂书生花

    2017-10-17

    这年头,越是有跨学科、跨领域的视野,越是比那些固守一隅的人容易出成绩。当然,像我这种“无聊才读书”的并不必“术有专攻”,只要看到让人长知识的书就兴奋不已。 近来让我...

  • 亚洲建筑的文化苦旅

    2017-10-17

    拜伦在亚洲内陆穿行……他所做的那些记录弥足珍贵,因为今天的阿富汗与伊拉克已成为国际火药库的代名词,在这片战乱频仍的大地上,无数建筑珍宝被无情摧毁,人们再想寻觅内陆...

  • 余光中:我的生命与我的创作

    2017-10-17

    受访者:余光中中国当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 采访者:傅光明中国现代文学馆研究员本报特约撰稿人 那双怀乡的眼睛曾是如何之伤情 我有意要写一首相当整齐的诗,让作曲的人很方...

  • 莫言、李锐:“法兰西骑士”归来莫言、李锐获“法兰西艺术与文学骑士勋章”

    2017-10-17

    莫言被称为最受法国读者欢迎的中国作家 李锐与妻子蒋韵在法国图书沙龙上 参加法国图书沙龙的作家近日已先后回国。从法国图书沙龙开幕,到主要作家归国,本报对此次中法文化年...

  • 十字路口上的科学文化运动——《两点之间最长的直线》随感

    2017-10-17

    传统科普存在着缺陷,这是最近一年来许多作者提出的观点。我同意这种说法,但不同意其中的理由。例如,一篇文章中说,传统科普是知识科普,“新科普”(或者“科学文化”或者...

  • 范稳:在大地上行走和学习

    2017-10-17

    2004年的中国文坛注定无法回避一本叫做《水乳大地》的长篇小说。 这部厚重的纯文学作品自年初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后,就在文化、文学界和文化媒体中口口相传。据说近些年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