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墓志的起源与墓志文体的成立

    2017-10-17

    【内容提要】 中国古代墓志的起源和文体的成立一直是学界关注较多的问题,但迄今为止仍然没有形成一致的意见。要考察墓志的起源,不仅要确定“墓志”一词最早的用例,还要考察...

  • 重评李渔“帮闲”说

    2017-10-17

    【内容提要】 新时期以来,人们对明末清初著名文学家李渔的评价已发生很大的变化。本文反思鲁迅先生之视李渔为“帮闲”,此李渔研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学术命题,试图对李渔其人...

  • 论初盛唐献赋活动的兴盛及其原因

    2017-10-17

    【内容提要】 唐代的献赋活动延续了汉魏六朝的献赋传统,同时在唐代文学和政治的新因素的作用下,又呈现出不同于前代的显著特色。初盛唐文人的献赋活动非常活跃,从帝王到朝廷...

  • 近代乡愚游沪小说中的城乡隔膜与对峙

    2017-10-17

    【内容提要】 1842年,随着通商五口岸的开放,上海迅速崛起为中国的商贸巨埠和工业中心,租界设立后华洋混杂的城市风貌又使其俨然成为充满摩登气质的西方文明飞地,不仅吸引着...

  • 《三国志演义》成书年代考

    2017-10-17

    《三国志演义》的诞生,宣告了通俗小说占据中国古代文学舞台中心位置时代的来临。一般认为,《三国志演义》成书于元末明初。然而,这一结论并没有扎实的文献基础作为支撑。直...

  • 论《庄子·至乐》所见佛教文化因子——兼谈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

    2017-10-17

    【内容提要】 《庄子·至乐》所见之髑髅非中国之本土文化,而是佛教传入中国南楚以后庄子受到影响而引介入文学创作的。《至乐》篇吸收了佛教文化中以髑髅寄死生一理的文化观念...

  • 论清代词学中的“自批评”

    2017-10-17

    【内容提要】 “自批评”相对于对其他作家作品的批评的“他批评”而言,是对自己和己作的批评。清代词学不同时期的“自批评”皆独具特色,变化轨迹明显可寻,流派特征十分突出...

  • 论《水浒传》不同版本的文学价值——以评林本和贯华堂本为中心

    2017-10-17

    【内容提要】 《水浒传》有简本和繁本不同系统。简本文本形态粗陋,其主要价值在于普及性传播,满足各阶层读者的需求。繁本的意义则在其精工细致的文笔所具有的文学价值,三四...

  • 同源而异派——古典戏曲理论对诗歌理论的“因革”

    2017-10-17

    【内容提要】 文体交融和文体相互影响是中国古代文学体裁形成和发展的普遍规律,以传奇为代表的戏曲理论执着论述曲与诗歌的同源性、同质性、同构性,同时也注意到了戏曲艺术的...

  • 朱熹《诗集传序》论说

    2017-10-17

    【内容提要】 目前我们看到的《诗集传序》并非为通行本《诗集传》所撰写,而是朱熹此前为其“失败之作”《诗集解》写的序言。本文通过分析这一处于朱熹思想转折期的过渡性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