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映射了谢灵运的内心世界,在他的诗歌中翻江倒海。到了谢灵运,山水成为了中国诗人抒情写意最好的载体,也是寄放情思最好的处所。 温州瓯江(又名永嘉江)中有一孤屿,当地...
公元7世纪以来,吐蕃王朝崛起于青藏高原,其影响日益壮大。到7世纪后叶,“地方万余里,自汉、魏已来,西戎之盛,未之有也。”(《旧唐书·吐蕃传》)8世纪初,吐蕃又得河西九...
【核心提示】杜甫晚年流寓巴、蜀、荆、湘所作诗篇,言及江南的委实不少,或追忆年轻时代的吴越之游,或因时、因事、因物、因境而语及江南。他对江南的思念和向往,既有对文化...
【内容提要】 20世纪上半期的乐府研究,主要是在北大、清华及西南联大等学校和研究机构中展开的。黄节首开学院乐府研究之风气,但其方法趋向于传统;同时的歌谣运动、新文学运...
【内容提要】 “诗言志”作为古代诗学的纲领性命题,一直受到历代诗学家的重视,而“赋诗言志”则一直被当作一种古代的用诗方式去认知。实际上,“赋诗言志”在后世的诗学活动...
【作者简介】 李舜臣,江西师范大学教授,发表过论文《元代诗僧的地域分布与宗派构成及对僧诗创作的影响》等。 诗僧是古典诗史上特殊的诗人群体。他们创作的诗歌,相当真切地...
【内容提要】 在社会巨变、文化转型的春秋战国之际,中国文学传播经历了从官方到民间的历史性变革,这场变革深刻地影响到战国文学的面貌。没有哪一个朝代像战国那样,传播在文...
【内容提要】 《多薪》是《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第四册(为行文方便,本文简称“上博(四)”)所发表的两篇先秦“逸诗”之一。其内容与传世《诗经》关系密切。本文结合《诗经...
【内容提要】 关于钓鱼岛的发现及其归属问题,在我国历代文献中有充分而确凿的记载,不仅见之于《顺风相送》《筹海图编》《使琉球录》等海道针经、舆地著作和使臣禀报公文,而...
【核心提示】在现代现实主义思潮的作用下,杜甫渐渐被转向“全写实派”,杜诗的“诗史”价值和精神也随着“现实主义”观念在各个时期表现出不同的意义,呈现出不同的思想和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