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高明及其《琵琶记》

    2017-10-17

    【内容提要】 元末高明的《琵琶记》是在“宋、元旧篇”《赵贞女蔡二郎》的基础上改造而成的,主观意图是表彰“子孝共妻贤”。其与原作的最大不同之点,是将马踹五娘、雷打伯喈...

  • 晚明文士与《楞严经》

    2017-10-17

    【内容提要】 晚明时期《楞严经》流行于文苑,其原因颇为复杂:阳明学“风行天下”为《楞严经》的流行提供了思想背景,阳明学与《楞严经》在学理上颇多暗合;《楞严经》作为“...

  • “小说”源流与唐传奇的民间口说传统——以“小说”及相关概念为考察中心

    2017-10-17

    【内容提要】 唐传奇无疑是来自于前代的文体,该文体获得娱乐精神从而性质发生转变显然有深厚的原因:一是唐代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二是前代“小说”之精神。先秦以来民间就存...

  • 论刘勰

    2017-10-17

    【内容提要】 本文是朱东润先生1960—1961年度为复旦中文系五年级学生讲授《中国文学批评史》课程讲义的第六章,后另写专文,拟单独发表,并在1970年所撰类似本人学案的《遗远集叙...

  • 王国维与胡适:回归古典与文学革命

    2017-10-17

    【内容提要】 在20世纪20年代的北京文化、学术界,王国维与胡适都是卓有影响的人物,他们不仅都大致有从倾慕西方学术文化到回归中国古典的经历,而且因为这种经历在时序上前后...

  • 清初诗史观念与身份认同

    2017-10-17

    分页标题 二、诗史观念的深化 明末经世文学思潮裹带着诗史观念一并复兴。所谓“诗史”,最初是关于安史叛乱之后的杜甫诗歌具有历史文献性质的一个称谓,宋明时期又衍生出指...

  • 唐诗语言学批评研究的两个基点

    2017-10-17

    【内容提要】 立足于近体诗的两大基本特征——语词构建与意象呈现,也就确立了唐诗语言学批评研究的标准:即诗歌的优劣与否,取决于诗歌“语词建构”的艺术表现能力和诗中以“...

  • 从苏州到上海:吴地小说中心的历史性移位

    2017-10-17

    【内容提要】 晚清上海成为文学中心,学界一般强调的是西方因素的影响。但如果不是孤立地看晚清上海,而将其放入它所在的吴地中动态地分析,则我们不能忽视晚明出现过的另一个...

  • 单体总集编纂的文体学意义——以唐宋元时期为例

    2017-10-17

    【内容提要】 历代总集依据所收文体类别的不同,可区分为多体总集和单体总集两大类。唐宋元三代的单体总集编纂,从“网罗放佚”、汇聚作品,逐步向细分类别、鉴体辨体发展;从...

  • 秦风遗响 工部精神——清初关中诗人李念慈及其诗歌创作

    2017-10-17

    【内容提要】 清初关中诗坛创作之繁盛名闻海内,获得了朝野士人的一致推崇。李念慈是清初关中诗人的重要代表之一。他仕宦南北,交游广泛,诗歌创作成就突出,赢得了当时诗人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