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天问》末章出现两个历史典故,即吴军入郢和子文名彰。屈原从郢都前往贬谪地汉北,所经过的地域有的是当年吴楚交战的疆场,或是与当年的战场仅有一水之隔,还有...
【内容提要】 在古代俗文学中,历史文化名人韩愈的故事得到了比较充分的演绎和传播。除了小说、戏曲及民间故事以外,清代道情、宝卷中的“湘子仙话”是韩愈故事的重要载体。道...
【内容提要】 新时期以来,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之所以能够取得长足进步,是与古典文献整理研究所取得的显著成绩分不开的。传世文献的整理与研究、新文献的发现与研究、电子文献和...
【内容提要】 蒲松龄在《聊斋自志》中说自己是瞿昙转世,这一说法在“聊斋”研究中一直被解读为其人生凄苦的象征。形成这种误读的原因:一是忽略这个传说的宗教背景;二是对蒲...
【内容提要】 本文旨在讨论“潇湘八景”诗在中日禅林里的书写情况。首先探究惠洪的“有声画”(诗)与宋迪“无声句”(画)之间的经典对话,然后指出惠洪的“潇湘八景”诗的典范性...
【内容提要】 《游仙诗》具有统一而明确的主题。作为诗人学道修仙历程的“自叙”,《游仙诗》是从学道修仙的原因和思想基础“自叙”起,经过实际践行(如方术修炼、修德悟道等...
【内容提要】 《古文渊鉴》作为清代御选的一部通代古文选本,是康熙君臣有为而作的,即希望以此来端文风、矫士习。其中康熙君臣的评点具有文学审美批评和社会历史批评两种向度...
【内容提要】 “论”作为一种文体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很成熟了,诸子百家之书,除了《论语》《老子》等少数几部之外,大部分都可归为“论”体。但是先秦时期以“论”为名的篇籍...
作者简介:李昌集,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现代化转型,是从20世纪清末民初开始的,直接标志是对西学的引进。转型的背景——说起来有点不舒服——是被西方列...
【内容提要】 弃子、弃妇与逐臣是中国早期历史中广泛存在的文化现象,三者既各自独立,分别反映了父子、夫妇、君臣三种基本关系,又紧相关合,由家庭层面扩展到国家层面,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