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离骚》的象喻范式与文化内蕴

    2017-10-17

    【内容提要】 《离骚》“依《诗》取兴,引类譬喻”,借助香草之喻、美人之喻、男女君臣之喻和求女之喻,转相生发,互为依托,整体思考,层进层深,营构出一条借弃妇喻逐臣、借...

  • 行体乐府四题

    2017-10-17

    【内容提要】 行体乐府是在汉魏之世歌咏杂兴的背景下产生的诗歌形式,乃诗之流变为八体之一体,其名称多样,或为“歌”,或为“行”,或为“篇”,或与“歌”并称为“歌行”,...

  • 《尧典》的写制年代

    2017-10-17

    【内容提要】 考证《尚书·尧典》的写制年代,可采取三种办法:其一,将《尧典》与可信为西周中期的文献《尚书·吕刑》对读;其二,与可确知为西周中期的一些金文篇章如《史墙...

  • 论《古诗十九首》中的异文与模件化套语

    2017-10-17

    【内容提要】 诗歌通常被认为是高度表达作者个性与内心世界的一种艺术形式,尤其在中国古代的文学评论传统中,“知人论世”成为基本的评判准则。与之类似的,“赋诗以观志”,...

  • 有宋以来戏曲传播的有效利用

    2017-10-17

    有宋以来,接地气的词、小说、戏曲的兴盛,促成了中国文化的下移,由此导致官方意识形态传播的与时俱进,因时而变。在承袭固有的诗文传播之外,如何使词、小说、戏曲担负起像...

  • 戴良的边缘心态与其遗民化

    2017-10-17

    【摘要】 作为元遗民的戴良,其气节与操守受到后人的推崇并加以典型化,这在一定程度上遮蔽了戴良丰富的人物个性。以元明鼎革为背景,考察戴良在逸民、族群、遗民等身份上的多元认...

  • 孟浩然的归属与主体风格

    2017-10-17

    【内容提要】 孟浩然向来被视为田园诗人,实际上他只有两首诗能归入田园诗,因此称他为山水诗人似乎更为合适。在诗艺追求上,有平淡,也有壮逸。在表现手法上有精密,也有疏朗...

  • “举子事业”与“君子事业”——论宋代科举考试与文学发展的关系

    2017-10-17

    内容提要: 科举与文学的关系十分复杂,只有从科举的内部运作,即科举考试自身出发进行考察和分析,才能揭示科举与文学的真实关系。宋代科举自“景德条制”后,形成了以考试为...

  • 非现实形象构成:神怪小说的艺术传统

    2017-10-17

    中国古代神怪小说源远流长、数量众多。魏晋时期有搜神志怪,唐代有仙佛传奇,宋元话本中有灵怪、神仙、妖术类,明清则形成神魔小说,始终与写实小说呈双峰对峙、二水分流之势...

  • 论两宋赋尼词的艳情特质

    2017-10-17

    【内容提要】 词本是最擅摹写男女之间相思恋情的抒情文体。宋代文士赋尼词的对象皆为年轻美貌的尼姑,这就决定了其内容的香艳性,不论所赋对象的身世如何曲折悲苦,赋者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