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南朝雅乐歌辞文体新变论析——以五帝歌为中心

    2017-10-17

    【摘要】 南朝文体新变从朝廷雅乐歌辞中发起,突出地表现在高门甲族陈郡谢氏所创制的祀五帝歌辞上。谢庄率先"以数立言"制作《宋明堂歌》中的五帝歌,形成一套有别于汉郊祀五帝歌...

  • 出入于诗学与史学之间——才学识兼备的诗歌评论家赵翼

    2017-10-17

    内容提要: 同时具有史学家和诗人双重身份的赵翼,很自然地常被从史学的角度考究其诗歌批评,但论者通常从诗史意识方面着眼,而非就史学家和批评家的素质方面着眼。本文以唐刘...

  • 同光体与桐城诗派关系探论

    2017-10-17

    摘 要: 本文追溯了近代同光体诗派与有清一代桐城诗派的渊源与联系。以姚鼐为中心,梳理了桐城诗派的起源与理论核心,向前追溯到明末清初的钱澄之与乾隆时期的姚范,而姚鼐论...

  • 从邹衍到屈原:“大九州”理论对屈辞的影响

    2017-10-17

    【摘要】 研究和鉴赏屈辞,必定会接触到作品中诸多瑰丽绚烂的地理名称,这些地名既充满着神秘玄幻的神话风格,同时也显现出某种不同于楚国本土与中原的异域文化特性。已有研究表明...

  • 少年记忆与《秋柳》诗之微旨

    2017-10-17

    内容提要: 王士禛《秋柳》诗四首的主旨,后人的解释不外于“主吊明”和“主寄怀美人”二说,究无确据。王士禛少年生活于明清易代之际,家庭屡更丧乱,八岁遭“壬午之难”,十...

  • 论唐人“文章即诗歌”的文学观念

    2017-10-17

    【摘要】 "文章即诗歌"作为唐代流行的基本的文学观念,是唐代文学发展繁荣的重要条件。这一观念渊源自东晋南朝的"文笔说"、"诗笔说"理论,而大畅于唐代。随着唐人倡导的"古文(古文...

  • 至人之用心若镜,故能胜物而不伤庄子《齐物论》美学思想探微

    2017-10-17

    中国古代道家思想并非一种主客二分对立的思维模式,而是主张放弃个人思想和知识,顺其自然,随物而游,这是主客二分之前的物我之本性,也是二者共同的自由。 南郭子綦隐机而坐...

  • 元稹及其佛教诗歌简析

    2017-10-17

    元稹(779-831年)是唐代著名文学家。他一生仕途坎坷,曾屡遭贬谪,但济世救民的心愿从来不曾改变。命运的坎坷浮沉不仅丰富了其创作素材,而且还使他的思想发生了改变。他早年以儒...

  • 先唐文学文本的“完整性”与“碎片化”——兼论文学文本的“不可靠性”问题

    2017-10-17

    【内容提要】 在中国古代特殊的学术环境中,文学文献多数脱胎于经史文献。经史与文学文本都具有“完整性”与“碎片化”特征,这使“原始文本”不断衍生出多层次的“次生文本”...

  • 论唐代私学兴盛对唐诗的影响

    2017-10-17

    摘要: 唐代私学的兴盛,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及其科场文化背景,对诗歌的影响既体现在诗学观的建构上,也反映于文人生存方式、创作祈向等方面。如王通河汾设教、《春秋》新学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