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城南韦杜”与“杜陵野老”释证

    2017-10-17

    作者简介: 胡可先,浙江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杭州 310028 内容提要: 杜甫《赠韦七赞善》诗原注曾引俚语“城南韦杜,去天尺五”,是对韦、杜家族的称誉和标榜,而杜甫自...

  • 作为“绣像小说”的《文明小史》

    2017-10-17

    内容提要: 作为“绣像小说”的《文明小史》吸引阿英以及后世史家的,是对“一个变动的时代”的全面展示:正是因李伯元的政治立场与艺术感觉存在巨大差异,使得《文明小史》充...

  • 典范型人格建构与地方性知识书写——论清代全祖望的诗学品质和文本特点

    2017-10-17

    内容提要: 全祖望以博通经书、深研史学、沉潜文献整理、表彰历史人物而著称,是盛清以来极有影响的浙东学术宗师,然而他又是一位性情峻洁、才学卓荦的诗人,其诗风自立于唐宋...

  • 宋代“戏作”词的体类及其嬗变

    2017-10-17

    内容提要: 作为宋词的一个独特品类,“戏作”词与俳谐词有交集,但不可混为一谈,二者在雅俗、有无讽刺意味等方面有所区分;至若以带有自谦或尝试意味为特征的“戏作”词则与...

  • 论断句的规范与词体的统一

    2017-10-17

    内容提要: 在词体发展史上,先后出现了乐句、拍句、韵句、律句、文句等句式形态,形成了不同的断句标准,造成了词律与词籍中众多“调同体不同”、“词同句不同”现象。词乐分...

  • 《儒林外史》叙述形态考论

    2017-10-17

    内容提要: 《儒林外史》以人物的自我表述和彼此对话为中心来构建其叙述机制。《儒林外史》叙述时间内部的不一致处,说明这类错误无法归咎于任何假想的伪作者,而只可能出在吴...

  • 早期《楚辞》评点校刊者冯绍祖考论

    2017-10-17

    内容提要: 冯绍祖校刊《楚辞章句》是较早问世且影响深远的一种评点本,对于该本校刊者冯绍祖,目前学界了解较少。经过考证发现,冯绍祖为冯觐之孙,与黄汝亨交善,且有书信及...

  • 《花笺记》:第一部中国“史诗”的西行之旅

    2017-10-17

    内容提要: 《花笺记》在明末清初的广东一带,曾是独领风骚的民间文学唱本,这本文学史上难得一见的木鱼书,却是“维多利亚时代”来临前夕,以中国式“史诗”率先走出国门的第...

  • 从吴越山水到荆楚风物——南朝地方行政制度与山水诗创作

    2017-10-17

    【摘要】 吴越是早期南渡文人集中的地区,由于南朝地方行政中对地方长官任用籍贯之限制及"分陕"制度的实施,引发了文人群体自东向西的地理迁移,荆楚逐渐成为文人聚集的又一个中心...

  • 唐代进士科“策体”发微——“内容体制”考察

    2017-10-17

    内容提要: 唐代“以文取士”,由此形成的“取士文学”具有更强体制性。进士科为最重要的常科,试策为其最重要的试项和文体,然其“内容体制”过去很少受到注意。文献记载与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