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宋代文人对于"杜甫与海棠"的关系表现出浓厚的阐释兴趣,并提出了不少推论和主张。限于材料,"杜甫究竟写没写海棠"已经不能定谳,但这一话题成为文人普遍关心的事实背后却彰...
摘要: "唐声诗与佛曲关系"这一论题是对佛曲概念、声诗内容和词体生成问题的重新认识。用佛曲演唱声诗,一方面套用新曲演唱佛教诗,由此产生"佛曲辞",经传唱,佛曲曲调固化为"词调...
内容提要: 《汉书·五行志》“五行传”之“说”的底本是刘歆的《洪范五行传》之论说,其特点是以五行相生次序改变了传统的《洪范五行传》的“五行”部分的文本结构,而与之相...
摘要: 才大气雄的辛弃疾为了有力地表现抗金救国壮志与壮志难酬的悲愤,对词的章法结构作了多方面的大胆创新。他在词的起拍即着力营构雄奇壮伟、动荡飞腾的意象,并使之笼罩全篇...
内容提要: 《止园诗话》撰写体例有存人存史,补充说明诗人生平、家世、著述、科第、个性;摘句批评;论格律句法;引用序文等材料;校正误;褒奖伦理道德;叙访求诗歌文献之情...
摘要: 作为儒家关于音乐的纲领性、指导性文件,《乐记》经由科举考试等途径,成为宋人诵习、研读的经典,从而对宋代词学批评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上升为宋人进行词学批评的纲领。...
内容提要: 从20世纪《文选》学研究的情况看,前半世纪的研究因“五四”运动的冲击,造成了“选学”比较沉寂的局面,后半世纪,特别是80年代中期以来,“选学”研究呈现出繁荣...
内容提要: 西方学者对赋的认识存在“有韵之文”、“散文诗”、“状物诗”、“铺排的文学”、“朗诵的文学”等几个层面,其中“朗诵的文学”深入赋的本源,因此“赋”被译作“...
内容提要: 赠序是中国古代散文的一种文体,包括赠别序、字说序、寿序三种类型,源起于古代赠人以言,兴盛于唐代,字说、贺寿类别体则出现于宋明时期。赠序体类的确立以姚鼐《...
内容提要: 方以智在明清之际诗学嬗变中有重要作用,其诗学也长期受人关注。然而仍有一些重要思想为学界所忽视。方以智被学界忽视的思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肯定变诗的价值与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