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李春青,男,北京人,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教授,主要从事文学基本理论和中国古代文论研究 主持人语:处于所谓“后发现代性”的历史语境中,百年来的中国学术...
摘要: 女作家及诗文集刊刻的数量表现了清代女性文学的繁荣程度,但真正使女性文学成为中国文学史上重要组成部分的则是闺秀在其擅长的诗歌领域内创作优秀作品的同时,构建了具有...
内容提要: 自唐宋而下,古人对竹枝词的观念认知,大致呈现一个从采风转向纪风、从写情转向纪事的过程。继而,随着清初竹枝、棹歌二体的合流,乡党掌故大量入诗,“风土即竹枝...
摘要: 孙原湘的《天真阁诗》,在清代的乾嘉诗坛,是具有代表性的一家。其诗属性灵诗派,内容丰富,诗艺精湛,极有特色。具体言之,其诗对仗工整,功力甚深;谋篇布局,则善于发端,多佳语...
摘要: 郭象玄学与东晋赏物模式的确立及山水诗的发生间,在理据上有着重要的关联。郭象的理论,一方面强调着物之殊性、殊相,以及物物间之相因、映发的关系;同时又强调着人对于物...
内容提要: 作为中国古代最为优秀的作家与艺术家,苏轼对文艺创作中的种种实际问题多有切身体会,其文艺观点因此往往能切中要害,点出关键,深化前人的相关理论。在艺术观察论...
摘要: 同时具有史学家和诗人双重身份的赵翼,很自然地常被从史学的角度考究其诗歌批评,但论者通常从诗史意识方面着眼,而非就史学家和批评家的素质方面着眼。本文以唐刘知几"史...
内容提要: 在有关汉代的文献典籍中,往往出现倡家、倡优、俳优、俳倡、艺伎、技人、女乐等词语,这些不同的称呼都可以归之为“倡伎”。汉代倡伎主要包括宫伎、官伎,家伎、私...
内容提要: 乾隆二十二年科举恢复试诗是清代文化史和文学史上的一件大事。功令不仅扭转了古诗文辞妨害举业的观念,激发了士人写作试律的风气和研习试帖诗学的热情,更刺激了坊...
内容提要: 汉代相和曲十七曲有其特定的表演方式,魏明帝将十七曲合为十三曲,分作二部,器乐与歌辞之间有了相对固定的搭配。汉魏时期有其完整的相和歌曲表演程式。平、清、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