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论辛弃疾对陶渊明的接受及辛化的陶渊明

    2017-10-17

    摘要: 辛弃疾词最大的特点就是好用典,在这些典故的运用中,辛弃疾尤其欣赏陶渊明。辛弃疾对陶渊明的接受经历了一个过程,应该说三度罢官隐居的人生经历是其产生慕陶思想的重...

  • 赋用联绵字字本位语用考述

    2017-10-17

    摘要: 赋用联绵字本于用字造语的讲求,不拘"单纯复音"的语言学定义。或联绵与复合并置,或同旁鱼贯,以资铺陈;或联绵与复合属对,但取字面相类。联绵字初多分用,或以声韵系联,习...

  • “变风变雅”与春秋文学的精神转向

    2017-10-17

    内容提要: “变风变雅”意味着春秋文学新的精神气象与格局。春秋文学的“新”与“变”不仅仅是经学家指责的消极意义上礼崩乐坏的政治转折,更是积极意义上新的人文思想和审美...

  • 文学史书写与《窦娥冤》的经典化

    2017-10-17

    内容提要: 文学作品成为经典,必须经过时间的筛选,即有一个转化为经典的过程。在现代学术语境中,载入文学史册无疑是文学作品经典化的重要方式。通过梳理《中国文学史》编撰...

  • 山水志宋元诗文献价值考述

    2017-10-17

    摘要: 山水志书不仅是舆地之学的第一手资料,在保存历代题咏方面,也有珍贵的文献价值。但由于其史部属性及稀见等因素,古文献研究者给予的关注尚显不足。以《中华山水志丛刊》为...

  • 唐音缭绕在禅林——论唐诗名篇在丛林的传播与接受

    2017-10-17

    内容提要: 宋元明清禅宗语录在传播接受唐诗名篇时,其常见类型有四:单篇完整型、单篇摘句型、单篇活用型和多篇组合型;传播接受的语境则可分成三种:触景生情型、借题发挥型...

  • 论明清小说寓意法命名的内涵与特点

    2017-10-17

    内容提要: 明清时期是古典小说创作的高峰期,很多小说寓意深远,这在小说命名之中体现得尤为显著。从寓意法角度探讨明清小说命名,前人很少涉及。明清小说作者善于通过命名的...

  • 先秦“诗”的意涵变迁与“诗言志”的维度

    2017-10-17

    摘要: “诗言志”被称为中国文学理论“开山的纲领”①。闻一多先生曾对“志”作出解释:“一记忆,二记录,三怀抱,这三个意义正代表诗的发展途径上三个主要阶段。”守后人多...

  • 清乾隆朝扬州“词曲局”修曲人员考

    2017-10-17

    摘要: 乾隆四十五年十一月,两淮盐政伊龄阿遵照清高宗谕令,负责主持搜罗、审查扬州地区的戏剧曲本,以期将字句违碍者销毁尽净。为此,伊龄阿、图明阿等人在扬州设立“词曲局...

  • 档案史料所见清中叶文人曲家稽考三题

    2017-10-17

    内容提要: 有清一代文献浩繁,大量有关曲家、剧目之散见文献史料亟待勾稽和考辨。通过相关档案史料的勾稽,可考辨清中叶黄图珌、徐柱臣、许树棠等三位曲家的生平行实与著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