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诗词点将录”这种批评形式直接借鉴《水浒传》排座次的方式,同时也以《古今人表》、“月旦评”、“元祐党人碑”、《诗品》、《唐诗人主客图》、《江西诗社宗派图》等...
摘要: 《诗经》中出现的“斯”字,用的是它的本义和引申义,而不是假借义,不是作为语气词缀于句末。与这个字相关联的物类事象多种多样,砍伐、宰割类的刚性举措,人的空间离...
摘要: 北宋"四六"创作谱派纷呈,名家竞秀,堪比六朝。但相对于"古文",骈体"四六"却久被冷落,既有研究成果也不够严谨科学。如果说将北宋"四六"艺术直接溯源至李唐骈辞的做法客观上忽...
内容提要: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图像检索等技术的发展,古典文学信息化的重点应当由数据检索向数据分析、数据挖掘转型。在图像处理领域,针对疑难文字的OCR技术与利于版本校勘...
摘要: 辨体批评是贯穿《文心雕龙》的一条主要线索,内蕴丰富,自成体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务先大体”的辨体观。所谓“童子雕琢,必先雅制”云云是“文章以体制为先”这一...
摘要: 船山诗学传承中国古代诗论的虚空精神,打破"景""情"关系的二元对立,以"情"的时间蕴藉和"景"的空间想象,转换实现了艺术境界的时空转换。并以"意"为方向,统领了...
内容提要: 从1949年之前编纂的某些家谱中,我们可以对长期以来被忽视的底层文人的文学创作和批评获得一定认识,从而还原出更为全面、立体的古代文学生态系统。底层文人对待文...
摘要: 句法作为中国古代诗学的重要范畴,一直以来关注甚少,句法概念的内涵在各种著作中也指涉不一,语法层面的解读在某种程度上偏离了句法本身的诗学意义。诗歌句法实质上是...
摘要: 《琵琶行》词情兼美,声情并茂,诚为绝唱,不仅当时风靡宫廷里巷,千百年来亦传颂不衰。作为与音乐密切相关的叙事诗,《琵琶行》还具有多层次的艺术魅力,不仅限于音乐和文学领...
内容提要: “诗在布衣”是清代文坛的一个突出现象。这与布衣文人留名后世的创作目的、心无旁骛的创作态度、自小为之的创作轨迹及相对自由的创作过程密不可分。对这一现象及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