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青梅煮酒”早在两宋时就是一个社会热词,实际说的是青梅、煮酒两种食物。煮酒是一种酒类的通称,其生产技术和产品性质都与后世的黄酒相当,是当时政府榷酤、全社...
内容提要: 自1910年李元庚发表第一篇中国古代文学社团论文至今,已历经百余年。陈豪楚、胡怀琛在1930年代就大声呼吁对社团文学进行研究,其后郭绍虞、谢国桢在社团考证上作出重...
内容提要: 作为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文学评点家,金圣叹在其所评诸书中不但多有立异标新、别开生面的诠释,而且提出了一些明确的诠释美学命题,尤其提出了“先生未必如此作,吾不...
作者简介: 郭英德,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兼任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
内容提要: 对于那些强烈地意识到自己是诗人的人来说,作品集被视为自己的化身,所以诗人在生前自编自撰集的行为最能鲜明而尖锐地反映出诗人的自觉意识。通过对诗集进行调查,...
[内容提要] 中国古代的赋文体论述,虽历经变化反复,但总的趋势仍是由探索赋与诗骚等文体的外部关系到辨析赋的内部体类, 即由两汉“辞赋” 不分、魏晋六朝“骚别于赋”,到唐...
内容提要: 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本《礼记注疏》,以元代翻刻宋十行本为底本,用闽本、监本、毛本《十三经注疏》为对校本,进行汇校整理,功绩卓著,堪称善本。然阮元所撰《...
内容提要: 自古以来,人们喜欢用“水”这样一种大家非常熟悉的事物来比拟抽象的事理。从先秦诸子到《文心雕龙》,这种以水喻理的智慧大致经历从“体道”到“比德”再到“喻文...
内容提要: 很久以来,人们习惯用“盛唐之音”或“盛唐气象”来说明盛唐①诗歌的艺术风貌,认为盛唐诗人大多在作品中表现出高昂明朗的感情基调和雄浑壮大的气势力量。但这些形...
内容提要: 早期诗论以诗与志的关系为轴心而成形,姑称为诗志论。受赋诗言志风气的浸润和儒家解诗传统的影响,诗志论积淀了三方面重要的文化精神:诗是高贵的;诗与志互通;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