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论“当代性”问题,而今受到学术界越来越多的重视。如果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话,那么,古代文学思想,在本质上都具有当代性,理当属于当代文论的范畴。问题...
内容提要: 作为中西极为重要的文论关键词,中国的“体”与西方的“文体”(style)意蕴较为接近,但二者既具有诸多相似之处,也体现了一定的文化差异。从意蕴而言,中国之体兼具...
作者简介: 顾宝林,1973年生,井冈山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庐陵文化研究中心研究人员,文学博士,从事诗词学和地方文化研究。 基金项目: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清代...
内容提要: “文评专书”作为一个组合概念,其内涵和外延的确定,应包括“文评”和“专书”两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整体组合。“文评”概念的内涵,指的是针对一切“...
内容提要: 对于晚唐诗风,前人的评述大多从宏观着眼,但也可以对晚唐诗歌进行微观性质的考察,考察角度包括诗人的心态、作品的题材走向与艺术特征三方面。晚唐诗人中并非没有...
内容提要: 相和歌与清商曲是中国汉魏六朝时期通俗乐歌的主要部分。二者在汉代至六朝,从无名氏创作到文人拟作,一直占据乐府诗歌的重要位置。彼时南北方从统治者到文人到百姓...
内容提要: 唐诗中对于唐与吐蕃通使活动的书写,反映唐与吐蕃之间有着多样的交往形态,不仅有中央层面的使节往还,地方上也有密切走动。通使诗情感内容的发展变化与唐蕃关系的...
内容提要: 按照书序文作者和书籍编著者的主体间关系,可将王世贞三百多篇书序文分为三类:一、书序文作者即书籍编著者,主体身份重合;二、书序文作者和书籍编著者有过直接接...
内容提要: 草原丝绸之路地处边陲,在交通不够发达的古代,亲身经历异域自然景色和独特民俗的体验,与坐守乡园的想象,在改变了诗人诗歌气质的同时,也共同促进了草原丝路上的...
内容提要: 饮食行为具有社会文化内涵。中唐至宋代诗歌中的南食书写,折射了唐宋间士人人生理想、审美趣味及思想状态的变迁。宋人的南食书写,与南方士人群体的形成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