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 寅 摘要:方东树《昭昧詹言》作为桐城派后期重要的诗学专著,继承桐城文学理论和批评中主于教学、注重实用的特点,于做诗、读诗、选诗、解诗、评诗都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学说...
黄爱平 摘要:“格”作为重要诗学范畴,其地位的确立是在宋代,在此之前,其内涵一般在“格法”层面,宋诗话大大丰富其内涵并启发了后代诗学概念。本文主要讨论“格”在超出形...
王达敏 摘要:清代道咸之际,桐城派秉持“变”和经世致用的观念,紧随中国现代化的步武,开始了长达百年的转型。在政治上,桐城派参与引领并推动中国告别中世纪、走向现代世界...
张伯伟 摘要:回顾百年来的中国学术,除去文献、人物和史实的考辨,其学术方法、理论框架和提问方式,占据主流的都是“西方式”的或曰“外来的”,这已经成为今日中国古代文学...
高晓成 摘要:唐代是我国古代诗歌语言“意象化”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时期,而在中晚唐至宋初的诗歌理论中,集中出现了一类专门讨论“物象”与政治、道德等相关的“人事”之间关...
廖可斌 纪念汤显祖逝世四百周年 编者按:2015年10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伦敦金融城市政厅发表重要演讲,提议中英两国在2016年共同纪念两位世界级文学巨匠汤显祖和莎士比亚逝世4...
叶当前 摘要桐城派古文家通过选本、考评、圈点、诗话的方式品鉴了阮籍的《咏怀诗》,从姚范《援鹑堂诗话》的考评,到刘大櫆《历朝诗约选》、梅曾亮《古文词略》、曾国藩《十八...
胡晓明 内容提要近年来,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界的研究活动,在释古方面收获较多;在理论方面活力不足。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这门学科的特殊性,即是它不仅是一项“遗产”,同时也是一...
王小舒 摘要:王士禛的词创作和词学观渊源可上溯至北宋,而李清照对其影响最大。王氏的填词经历了从单纯模仿到以缠绵之语写故国之思的过程。作品以婉约为主,而兼有豪放风格。...
冯 乾 摘要:张惠言在《词选序》中提出“意内言外”的重要词学观念,对清代词学乃至整个中国词学的发展起到了划时代的作用。“意内言外”说可能受到其易学研究的影响,但不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