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近代小说崛起的物质技术因素——《物质技术视域中的文学景观》读后

    2017-10-22

    姜荣刚 鲁迅在《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中谈到,中国小说经历过两次大的历史变迁,第一次是唐传奇,第二次是宋元话本,程毅中先生补充了第三次,那就是“五四”以后的现代白话...

  • 论“文学编年史”的著述体例及其史学功能——兼论陈大康《中国近代小说编年

    2017-10-22

    郭英德 摘要:文学编年史是一种专题编年体史书,有其长处,也有其短处。陈大康教授的新著《中国近代小说编年史》,展示出编纂者的一双慧眼、一片深思和一番诚意,为我们提供了...

  •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之西塞山位于宜昌考

    2017-10-22

    一、刘禹锡诗所咏非夷陵西塞山莫属 唐穆宗长庆四年(824),刘禹锡由夔州(今重庆奉节)刺史调任和州(今安徽和县)刺史,在顺江而下的途中写下了著名的《西塞山怀古》:“王濬...

  • “义尚光大”与“类多依采”

    2017-10-22

    一汉代文学精神:“体国经野,义尚光大” 刘勰在论述汉赋时曾指出:“夫京殿、苑猎,述行、序志,并体国经野,义尚光大。” [1] 这几句话十分精炼,而且分量很重。这里所说“京...

  • 以人物破除界限

    2017-10-22

    陆 胤 对于习惯了夏晓虹“慢工出细活”风格的读者而言,她的新著《梁启超:在政治与学术之间》无疑是一个惊喜。短短数年之间,从课堂讲授到论文结撰,最终结集为这样一册厚实...

  • 学问途上的“会通”者——许结教授的学思历程

    2017-10-22

    王思豪 摘要:许结教授以桐城派义理、考据、辞章之学为家学渊源,注重桐城经学、桐城文献和桐城古文研究。他传承“诗教”流芳,致力中国文学思想史之建构,尤于汉代文学思想史...

  • 关于中国古代文体的思索

    2017-10-22

    描述中国古代各类文体的生成、发展和演变,是贯穿文学史教学的一条重要线索,也是文学史研究的重要课题。近些年来,中国古代文体的研究取得长足的进展,文学史教学的文体意识...

  • 文学与宗教的结缘

    2017-10-22

    ——简评《明代大众信仰与三遂平妖传研究》 陈洪 中国古代文学与宗教关系的研究近年来受到学界越来越多的关注。这方面的研究不仅着眼到宗教活动、宗教教理对士人思想的影响,...

  • 多元共生:北宋诗坛非主流体派综论

    2017-10-22

    宋初三体、新变派、荆公体、东坡体、江西诗派,勾勒出北宋诗歌由宗唐而变唐的过程,从而也勾勒出宋调由脱胎到生成的过程,因此这些体派,无疑构成了北宋诗坛最为主流的文学景...

  • 南宋文学的时代特点与历史定位

    2017-10-22

    南宋文学史是一个特定时段(1127—1279)的文学史,更是在文学现象、文学形态、文学性质上具有鲜明时代特点和重要历史地位的一部断代文学史。南宋文学一方面是北宋文学的继承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