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雷达:《声音史》,乡村心灵史的绝妙隐喻

    2017-10-14

    罗伟章的《声音史》在写别一种更为深隐的乡村心灵史,在写乡村的历史、现在和未来,写乡土灵魂的变迁,但他的方法却是超现实的或高于现实的。我看过他的长篇《饥饿百年》,他...

  • 谷禾:对《外婆史诗》中几个小说元素的再认识

    2017-10-14

    1 故事 作为普通读者,当我们拿起一本小说,首先感兴趣的大体该是“这部小说写了一个什么故事”了。故事当然不是小说的全部,但好的故事犹如水之于帆船——这里的水有两个元素...

  • 章迪思:《非洲手记》,于贫穷中看到富裕,于平凡中遇见非凡

    2017-10-14

    《非洲手记》[美]严歌苓著人民出版社(2016年10月版)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非洲至今仍然是个神秘而遥远的地方。《动物世界》中的动物大迁徙,三毛散文中的撒哈拉沙漠里的流浪故事,...

  • 冯新平:薛忆沩的重写之旅

    2017-10-14

    薛忆沩 薛忆沩历时五年的重写之旅成为国内文学界和出版界引人注目的一道风景。就在人们以为新版《通往天堂的最后那一段路程》(2013年),是他重写路程中的“最后一站”,或新...

  • 田超:《折扇》,非虚构作品记录女书传人

    2017-10-14

    女书文化是女性抗争不幸命运的伟大创造,也是华夏文明中尚且不为众人所知的一朵秘密之花。一部记录最后一位女书自然传人何艳新老人的非虚构作品《折扇》,近日由北京十月文艺...

  • 毛时安:《文化研究的海派情怀》,有情怀温度的研究

    2017-10-14

    《文化研究的海派情怀》沈鸿鑫著上海三联书店出版 我非常看重这“情怀”二字。思考和文采,其实都是建立在情怀基础上的。一个人,以近乎一生的力量去从事一门其实是有点枯燥的...

  • 王道:《印心》,羞怯之人的写作

    2017-10-14

    《印心》孙小宁著商务印书馆(2016年3月版) “羞怯的人还要写作,这似乎是一件矛盾的事。”这是作家孙小宁新著观影随笔集《印心》里的一句话,在读的时候眼前浮现的即是一位羞怯...

  • 刘金祥:对故乡的歌吟

    2017-10-14

    读《杨川庆诗选》可以发现,审视和描摹黑龙江自然风情和人文景观,成为诗人美学探索和艺术追求的重要维度。在《四排听歌》一诗中,诗人写道:“老歌手在唱/一个民族在唱/乌苏...

  • 徐迅雷:拥抱用言语照明的世界

    2017-10-14

    记者写散文、当作家,是有优势的,有时只需使一把劲,就能照明前面更广阔的世界。韩晓露是我的媒体同行,在深度报道之外,恋上了散文。她说她在散文里“苦苦寻觅一种理想的社...

  • 杨扬:带着思考去旅行

    2017-10-14

    在新著《欧罗巴的清香》中,作者唐墨描写了从上海走到北欧小镇的过程中,感受到的不同文化、风俗气息。这种静谧的气息,每一个到过北欧的中国人,都曾直观地感受到。但唐墨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