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王宏图:《魔都》,于细微处见精神

    2017-10-14

    初看徐策的新作《魔都》(《上海霓虹》三部曲之二)的标题,恍然间会生出错觉,以为它聚焦的是旧上海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十里洋场。细读之下,沉入那绵长细密的文本深处,你...

  • 胡晓军:《敲门》,别人的门,自己的门

    2017-10-14

    在我面前,与其说这是一本小小的书,不如说是一扇小小的门,当书合着,门也闭着;当书打开,门就开了。贾平凹曾以“敲门”为题写散文,大意是众多无聊之人,无休止地敲他的门...

  • 徐晨亮:寻找“我乡我土”的血与骨

    2017-10-14

    有时候,我们剖开一篇小说,得到的只是一些细节,这些细节却为小说提供了血肉与筋骨。邢庆杰的《透明的琴声》,大概便可归入这类被细节所丰满并支撑起来的小说。让主人公老温...

  • 张志强:《折扇》,女书的时空语义

    2017-10-14

    时间是流动的,《折扇》不仅呈现出时间绦虫的蠕动与蜕变,而且还浮游着空间的浓墨重彩。唐朝晖的折扇摇动出了文化湘南习习的苍凉与悲悯之风,让人憾怀伤逝。 《折扇》深度探寻...

  • 古远清:《古典的回响》,守护文明的学术品格

    2017-10-14

    最近,杨匡汉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新出版的专著《古典的回响》,让中国当代文学对接传统与追寻崇高的境界,让人文性资源与本土化策略得到有机契合。他还用知识创新、理论创新、...

  • 刘志中 刘文斌:《河套母亲》,彰显民族精神的中国故事

    2017-10-14

    李廷舫的长篇小说《河套母亲》以革命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叙写了内蒙古西部河套平原的婆媳二人,从1930—1980年代经历的曲折动人故事,真实反映了河套地区半个世纪风云变幻的历史...

  • 杨庆祥:罪与爱与一切历史的幽灵又重现了——由张悦然的《茧》再谈80后一代

    2017-10-14

    一、十年 拿到张悦然《茧》的试读本的时候,突然想起来一件事,这本小说,断断续续,好像写了快十年了吧。2007年我第一次在湘西凤凰认识张悦然,她就跟我提到正在写一部长篇,...

  • 李星:《白夜》与《怀念狼》,意义和价值的再认识

    2017-10-14

    1995年由华夏出版社首出的《白夜》,2000年由作家出版社首出的《怀念狼》两部长篇在贾平凹至今出版的16部长篇小说中有着重要地位和非凡文学价值,它们或一开始就被冷落,或在“热...

  • 吴思敬:生命中的第二颗太阳——读峭岩的长诗近作

    2017-10-14

    在物欲横流的时代,当世俗的红尘遮蔽了人的诗性本质的时候,也许低俗是难免的,但不能人人都去低俗,应当有中流砥柱来抵制这种低俗,有陷落红尘的人,就有仰望天空的人。峭岩...

  • 贺嘉钰:《归息》,湮没于星云

    2017-10-14

    怀疑不是信仰的反面,而是信仰的一个要素。 ——保罗·蒂里希 目前看来,王威廉的创作有些他的星座“双子”所暗示的意味,两条看似不相关联的路迹邀请你通向他语言的城堡。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