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邱华栋:《我闻如是》,银子的光泽,沉静的博大

    2017-10-14

    诗应该怎么写?诗能够写什么?作为一个写诗30多年的“老诗人”,我也常常在思考这一问题。在我的书柜里,排列着古今诗人诗集数千部,那么,现在再来写诗,面对这样的诗歌传统...

  • 杨雪梅:山河读出的思想地图

    2017-10-14

    李零的《我们的中国》无疑是2016年大家不得不读的书。 以“中国”两个字为题目的图书近些年忽然多了起来。许宏的《最早的中国》与《何以中国》先后出版,梳理了二里头文化吸纳...

  • 李天靖:《疼痛》,“也成为一道光” 

    2017-10-14

    赵丽宏 诗人、散文家赵丽宏先生出版了诗集《疼痛》,这是他四十余年诗歌创作生涯中又一部呕心沥血之作,是一次生命灵魂之痛的释放,也是一次深刻的蜕变,是对以往抒情叙事风格...

  • 刘琼:《塘约道路》与报告文学写作

    2017-10-14

    每年都有大量的出版物面世,读者依据什么标准选择阅读?写作者凭什么要写这些东西而不是那些东西?对一部作品或者对一个作者来讲,写作价值的最高体现应该是对社会的政治、经...

  • 李绍谦:《烟雨东江》,历史的见证 生活的画卷

    2017-10-14

    缪俊杰的长篇小说《烟雨东江》,是一部当代人的生活史,也是一部当代人的历史,是一部当代人亲历亲证的鲜活的历史。它鲜活得如客家人餐桌上的菜肴,散发着客家儿女几代人辛勤...

  • 毕飞宇:鲁迅的基础体温

    2017-10-14

    《故乡》来自短篇小说集《呐喊》。关于短篇小说集,我有话说。许多读者喜欢读单篇的短篇,却不喜欢读短篇小说集,这个习惯就不太好。其实,短篇小说是要放在短篇小说集里头去...

  • 雷雨:《勉耕斋里的诗意追求》,谁上高台张口笑

    2017-10-14

    丙申年夏末时节,在南京东郊仙林某校园听讲座,遇到陆建华,仍然是精神饱满,神采奕奕,情绪昂扬,话语间,还是不减当年锋芒。讲课者中有他的晚辈,但陆建华在台下认真听讲,...

  • 方维保:《白兰花香》,诗意的花香,生命晚年的锈色之美

    2017-10-14

    短篇小说《白兰花香》主要讲述了四个父母辈老人暮年的生命状态,以及他们之间相互照拂、尊重和相濡以沫的情感。 小说是从“我”的父母从芜湖到屯溪去看望过去的老同事蒋金香一...

  • 韩新枝:《黎曼猜想》,关于人性的无尽猜想

    2017-10-14

    作家张欣 同为资深作家,张欣没有把历史过往中的运动和事件拿来作为小说的底幕,用历史劫难中的死亡与悲剧撞击人心。也许缺少了所谓的历史视野和沧桑感,但其书写人性的力量和...

  • 王宏图:冒犯的美学赋形——读陈希我的小说

    2017-10-14

    冒犯者的德性及其倨傲 鲁迅《野草•立论》篇素来脍炙人口,人们津津乐道的那个不通世故者,当有人为新生儿庆贺满月时竟鲁莽地声言他将来是要死的。与恭维孩子成年后将升官发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