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羽在《沧浪诗话》“辨体”篇中提出“陶体”的概念,虽然没有具体的解释,但确实看到了陶渊明诗歌自成一体的事实。南朝至唐宋诗歌史中效“陶体”现象的客观存在正是“陶体”...
一、元杂剧版本的成立 人称汉文、唐诗、宋词、元曲。这是明代人在考虑以什么为一代文学的代表时所得出的结论。类似的说法在元末叶子奇的《草木子》中已可见到 [2] ,但这一说法...
唐人创作齐梁体诗歌数量较多,且自盛唐至唐末代不乏人,然而后人对唐之“齐梁体”诗体特征之认识存在着不少误区,有人将唐“齐梁体”诗律视同齐之“永明体” [1] ,也有人将杜...
古典戏曲脚色研究中,净脚的来源及其得名是一大疑案。这是因为,在戏曲脚色出现之前的宋杂剧、金院本中,诸多演员还不具备脚色的特点,因为他们并不以故事人物形象的塑造为主...
王维七律的历史论述 王维的七律在近年来的研究中一直不受重视,能看到的少数几篇论文 [1] 也没有说明为什么会研究王维七律。一般说来,提到王维的诗,人们的感觉应该与宗白华一...
杨万里是南宋的一个重要作家。对杨万里的研究必将推动宋代文学研究走向深入。杨万里的身份,主要有三个,一是勤政爱民的爱国名臣,二是卓有建树的理学家,三是中国诗歌史上一...
小说艺术发展受到自身文体规律的约束,同时也不能不受当时政治和文化等诸多外部因素的影响。小说家不是生活在真空里,尤其是生活和创作在君主专制环境下的小说家,他的思维和...
布衣的本义,原指人的穿着。但是,细检文献,布衣一词几乎在指人的穿着的同时,又用以指人的身份,即身处下层的平民。但是到了唐代,布衣几乎成为未仕的士人的代名词,即所谓...
关于《静夜思》的讨论,集中在两个问题上:一是诗中两个“明月”是何时出现的,二是诗中的“床”指什么东西。后者是一个较老的问题,前者则是一个较新的、近些年才“热”起来...
艺术媒介传播文学,如音乐和绘画传播文学作品,是中国文学艺术传播史上的常见现象。一首诗歌,一旦入乐歌唱或入画传播,往往会加速增扩其影响力,成为脍炙人口的经典。本文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