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772—842),字梦得,世称“刘宾客”“刘尚书”。早年与柳宗元交谊深厚,并称“刘柳”,晚年与白居易唱和频繁,又有“刘白”之称。除了众所周知的政治家、文学家身份,...
中唐著名诗人白居易(772-846),作于贞元五年(789)的《病中作》有云“少年已多病,此身岂堪老!”题下自注“年十八”,本来正直生气勃勃的年龄,确有“多病”“岂堪老”忧患...
《红楼梦》的读者和研究者都知道,曹雪芹写的《红楼梦》原稿只有前八十回(有几回还残缺不全),后几十回的稿子已迷失不传。所以前八十回写到的人物性格和命运,大多是神龙见...
一 当前红学研究比任何时候都活跃,真是百花齐放。这也需要向国外扩展影响。外国朋友对中华民族创造的灿烂文化还不大理解。英国李约瑟博士著作了《中国科技史》,介绍中国古代...
《红楼梦》里的贾氏四春,都是荣宁二府的“正牌”小姐,其中三姑娘贾探春是全书着笔最多的一春。如果将小说的主人公排个顺序,探春理应是排在第五位——宝黛钗与王熙凤之后。...
“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红楼梦曲·引子》一开头便颤动着幽婉而深沉的情感的旋律。它发自作者的心底,披露于作者的笔端,流转在作品的人物形象之中,使得...
一 一部作品自身的价值,往往是提高对它研究水准的一种潜力。《红楼梦》就是这样的一种作品,尽管早有定评,却仍然使人感到难以穷尽。今天,我们并非要刷新对于其中一批人物的...
一 生活中有这么一种人,你感到他敦厚平和,令人可亲;而经过多次接触,你又觉得他心地难测,令人生畏。生活中还有这么一种人,你感到他性情孤僻,令人生畏;而经过多次接触,...
一、宝玉却不留心 在《论凤姐》的结束语里,我开过一张支票,说还要另写一论黛玉的专章。当我写出了《美人巨眼识穷途》的草稿之后,觉得我对黛玉形象的感受,不是一章的篇幅所...
一 《红楼梦》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对贾府的兴衰变化,有一段概括的表述:“古人有云:‘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如今虽说不及先年那样兴盛,较之平常仕宦之家,到底气...